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admin 37 0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现将《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

  2021年6月9日 

   

  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1月15日马鞍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2021年6月 

  目 录 

  第一篇 锚定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全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1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1

  第二章 “十四五”面临形势12

  第一节 发展机遇13

  第二节 面临挑战15

  第三章 总体要求17

  第一节 指导思想17

  第二节 发展定位和基本原则18

  第四章 发展目标20

  第一节 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20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主要发展目标21

  第三节 实现路径24

  第二篇 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28

  第五章 加强长江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28

  第六章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29

  第一节 筑牢自然生态系统安全格局29

  第二节 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32

  第七章 加快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33

  第一节 提升产业绿色化水平33

  第二节 倡导推广绿色生活方式34

  第三节 全面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35

  第八章 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38

  第三篇 以融入南京都市圈为主攻方向,当好安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锋军”“排头兵”40

  第九章 持续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40

  第十章 加快产业链创新链高质量协同发展41

  第一节 高水平建设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41

  第二节 推动跨区域产业创新协同发展43

  第十一章 加快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优质生活圈46

  第十二章 建立运行完备的一体化体制机制48

  第四篇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49

  第十三章 着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49

  第十四章 建设高质量创新平台50

  第十五章 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51

  第十六章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52

  第五篇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56

  第十七章 构筑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56

  第一节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56

  第二节 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60

  第三节 推进产业链现代化61

  第十八章 推进现代服务业优质化发展65

  第十九章 培育数字经济发展优势69

  第一节 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69

  第二节 加快培育数字产业化70

  第三节 推动城市数字化建设71

  第六篇 突出扩大内需畅通循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马鞍山作为75

  第二十章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75

  第二十一章 着力优化市场供给77

  第一节 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77

  第二节 积极释放消费潜力78

  第二十二章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80

  第一节 强化与安徽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80

  第二节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80

  第三节 打造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82

  第四节 多措并举招大引强85

  第七篇 充分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87

  第二十三章 培育更多充满活力市场主体87

  第一节 做优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87

  第二节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88

  第二十四章 提升财政金融发展水平89

  第二十五章 建设更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91

  第一节 维护宽松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91

  第二节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92

  第二十六章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93

  第八篇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95

  第二十七章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95

  第一节 优化城市发展格局95

  第二节 统筹一江两岸协调发展100

  第二十八章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05

  第一节 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105

  第二节 建设特色田园乡村107

  第三节 深化农村改革111

  第四节 提升乡村发展内涵112

  第二十九章 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113

  第一节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113

  第二节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114

  第九篇 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115

  第三十章 打造综合立体交通体系115

  第一节 积极拓展轨道交通网络115

  第二节 加快完善内连外通公路网116

  第三节 协同推进港口航道建设118

  第四节 加快推进通用航空领域发展120

  第三十一章 完善现代水利设施体系125

  第三十二章 构建现代能源基础设施体系127

  第三十三章 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130

  第一节 构建新基建网络130

  第二节 搭建智能型设施平台131

  第十篇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彰显文明之城新魅力133

  第三十四章 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133

  第三十五章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135

  第三十六章 推动文旅产业加快发展137

  第三十七章 推进体育强市建设142

  第十一篇 推动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生活高品质145

  第三十八章 着力提高收入水平145

  第三十九章 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146

  第一节 优质发展现代基础教育146

  第二节 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148

  第三节 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148

  第四节 完善现代教育支撑体系149

  第四十章 深化健康马鞍山建设151

  第一节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151

  第二节 提高医疗服务保障能力152

  第四十一章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155

  第四十二章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58

  第十二篇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筑牢安全发展底板160

  第四十三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160

  第一节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160

  第二节 做强做实基层基础161

  第四十四章 完善安全体系建设162

  第一节 巩固国家安全稳定态势162

  第二节 强化重点领域安全保障163

  第三节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167

  第四节 构建现代应急管理体制168

  第十三篇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建设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不懈奋斗173

  第四十五章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173

  第四十六章 全面推进法治马鞍山建设176

  第一节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176

  第二节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176

  第三节 推动法治社会建设177

  第四节 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178

  第四十七章 加强规划统筹衔接179

   

  专栏目录

  专栏1 “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0

  专栏2 马鞍山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3

  专栏3 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工程36

  专栏4 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载体定位44

  专栏5 人才兴市建设重点工程53

  专栏6 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58

  专栏7 重点制造业项目62

  专栏8 推动现代服务业优质化发展重点工程67

  专栏9 智慧城市建设工程72

  专栏10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工程84

  专栏11 城市发展总体布局98

  专栏12 县区、开发园区发展定位102

  专栏13 农业农村品质提升工程109

  专栏14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体化121

  专栏15 水利基础设施重大项目126

  专栏16 能源基础设施重大项目129

  专栏17 文化软实力提升重大工程136

  专栏18 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点工程139

  专栏19 体育健身工程143

  专栏20 教育现代化重点工程150

  专栏21 医疗卫生重大工程154

  专栏22 养老服务体系工程157

  专栏23 安全发展工程170

   

  图表目录

  图1 马鞍山市“十三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2

  图2 马鞍山市“十三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3

  图3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合作平台示意图42

  图4 “1+3+N”产业集群(基地)示意图57

  图5 开发园区分布示意图83

  图6 马鞍山市空间格局示意图97

  图7 市域城镇体系布局图102

  图8 马鞍山市“十四五”铁路及过江通道建设项目示意图116

  图9 马鞍山市“十四五”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示意图117

  图10 马鞍山市“十四五”水运建设项目示意图120

  图11 马鞍山市“十四五”机场建设项目示意图121

  图12 马鞍山市“十四五”天然气管网建设项目示意图128

  图13 马鞍山市“十四五”主干电网规划示意图129 

   

  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安徽省委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会精神、《中共马鞍山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马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展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谋划重大战略,部署重大任务,确定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全市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到十五年马鞍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锚定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全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

   

  “十三五”时期,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按照“三个走在前列”要求,紧紧围绕“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发展目标,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动能转换、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城市转型,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迈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马鞍山期间,对马鞍山的长江岸线整治、禁捕退捕以及马钢的复工复产、改革发展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经过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预期性目标总体完成情况较好,部分短板指标持续改善补齐,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86.9亿元,“十三五”年均增长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位居全省第3位,全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名49位,省内第3位。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十三五”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8.6%,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14.5%,在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政策背景下,财政收入从2015年的210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300.7亿元,“十三五”累计财政收入超千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5年的474.97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795.79亿元,年均增长10.9%,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含山等三县三区全部进入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区表彰。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第1张图片-博鱼官方(中国)官方网站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第2张图片-博鱼官方(中国)官方网站

   图2 马鞍山市“十三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注:2020年按照安徽省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中的常住人口进行核算)

  生态环保频添新亮点。长江东岸实现了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生态客厅”的美丽蝶变,整改各类环境问题超万个,整治“散乱污”企业708家,拆除非法码头153个。在全国率先实现长江干流及重要水域常年禁捕,“四有一畅”经验推向全国,在全省率先推广“环保管家”模式。成功承办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现场会、全国长江禁捕工作现场观摩推进会,韩正副总理高度评价马鞍山长江大保护的生动实践。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成效显著,在全省率先推动长江干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5个国控断面水质均值达标率为100%。获批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首批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建成全省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空气质量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8.1%,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比2015年提升9.8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2015年提升1.89个百分点,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含山县被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行列,当涂县国土资源节约利用工作获国务院表彰,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园林县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经开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

  产业转型实现新跨越。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5.7:52.5:41.8调整为2020年的4.5:47.8:47.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2015年提升5.9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持续上升,中国宝武与马钢集团、吉利集团与华菱星马实现重组。宝武马钢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奥克斯空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1.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2015年的17.2%增加到2020年的34.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5年的29%提升到39.3%。“三重一创”建设取得新突破,高端数控机床基地获批为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试验基地,冶金行业污染防控与资源综合利用、生物医药、关键电子材料等相继获批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专项。当涂县智能家电产业、含山县绿色智能铸造产业被认定为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服务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512.22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042.34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9.5%,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53家、农村电商经营主体215个。含山县获批全国农业品牌示范县、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全省首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

  创新发展得到新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6.7%,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8.6件,均居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企业数较2015年净增330家、达586家,居全省第四,367户企业列入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跻身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王运敏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获批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马钢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马鞍山国家农业科技园等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获批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安徽省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71家。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众创空间7家。当涂县获批建设省级创新型县。慈湖高新区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百城百园’行动先进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园区。“吴楚青花”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含眉绿茶”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施“诗城英才”计划,全市引进副高以上“龙马”工程高层次人才232人,“骏马”工程青年人才10142人,“驿马”工程柔性人才88人,招引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60余个,遴选青年人才创业团队60个,培养“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33人,省“115”产业创新团队12个。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新晋升专业技术职称24749人,全市专技人才达17.01万人。推进技工大市建设,5年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0万人次以上,全市技能人才达到34.86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达31.55%,居全省前列。

  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效。建立宁马、合马常态化对接合作机制;滁马高速、商合杭高铁马鞍山段建成通车,郑蒲港铁路专用线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完工并通过验收的铁路班列和水运班轮联运工程,宁马城际铁路、宁马高速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巢马城际铁路全线开工,一批省际“断头路”相继打通。毗邻区域率先突破,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和县-浦口、花山-江宁、慈湖高新区-滨江开发区、含山-巢湖、当涂-高淳开展多层次、多模式的毗邻区域合作。先后建立巢含产业合作园区、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马鞍山青浦工业园等合作园区;含山县-上海金桥经济开发区、当涂县-上海临港控股有限公司、花山区-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马鞍山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先后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长江、石臼湖等流域交界水体联合保护与污染防控机制,与南京市签订森林防火联防联控合作协议,与南京、滁州签订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协作共管协议。马鞍山市民卡完成南京公交地铁刷卡、公共自行车租赁、医疗挂号、景点游览、图书借阅、停车缴费等功能,开通和县至高家冲地铁站、博望至石湫地铁站、当涂县湖阳镇至高淳区淳溪镇跨省公交专线。

  改革开放激发新活力。在全省率先开展亩均效益评价,实现工业企业全覆盖。开展“标准地”改革,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最多80个工作日内。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58%,比2015年提升2.1个百分点。率先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入选全国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市。对标南京市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00条”及“新100条”,建立“服务企业领导接待日”“企业秘书”制度。入选全国“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改革试点城市,在全国率先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办理银行开户、公众聚集场所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网上申报。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2015年的1.45倍,年均增长7.8%。开发园区优化整合全面完成,郑蒲港新区法定机构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放管服”、医药卫生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马鞍山口岸成为全省唯一的一江两岸同时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水运口岸,马鞍山综合保税区成为全省唯一的区港联动型综合保税区。肉类指定口岸启动运营,粮食指定口岸获批筹建,马鞍山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成为长江下游第5个亿吨大港,居全省第二。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同比压缩50%以上。实现外经营业额1.9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达28.2亿美元,居全省第三。市经开区、慈湖高新区正式获得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理权限。

  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秀山新区、郑蒲港新区初具城市形态,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1.7%,比2015年增加6.5个百分点。入选全国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改造试点,城乡防洪排涝能力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城管建成运营,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公交电子站牌全部建成。市体育会展中心、综合客运中心公交枢纽站等建成运营。在全省率先启动塔杆资源共建共享,推进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凌家滩遗址通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初评,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褒禅山、太湖山、香泉等4个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桃花村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当涂县、和县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当涂县入围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和县香泉小镇、运漕艺术创意小镇等上榜省级特色小镇,花山区互联网小镇入围中国特色小镇50强。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率先实现主城区原生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分类全面启动,收集运输及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取得新进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创新“互联网+农村公路”管理模式,上线全省首个“四好农村路”管理平台。

  民生事业结出新硕果。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位居全省首位,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5万元和2万元,分别为2015年的1.5倍和1.6倍,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由2015年的2.16缩小到2.04。现行标准下30227名贫困群众全面脱贫、2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产业扶贫等“八大工程”深入实施,贫困户获贷率达69%,居全省第一。民生投入累计超千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3倍。累计新增就业28万人,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3%以下,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建成11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5个省级青年创业园、6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小型车辆长江大桥免费通行、长江采石矶5A级景区免费开放等民生实事深受群众好评。荣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城市称号,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全市7个公共图书馆、6个文化馆、1个美术馆、47个文化站、4个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在全国率先建成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数字文化体验馆。孟苏平在巴西里约奥运会获得举重冠军。所有县区在全省率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区验收,含山县荣获全省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成为全国首批安徽唯一健康城市试点市,入选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疾控系统信息化建设试点市、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市,4家中心卫生院创建达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市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综合楼主体工程完工,当涂县跻身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县行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困难人群全部实行分类资助参保,实现应保尽保。

  社会治理展示新作为。成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入选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全市涌现出“中国好人”91人,“安徽好人”41人,“马鞍山好人”410组,叶连平当选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在全省率先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标准,率先建成并运营市志愿服务中心,7个典型入选全国“四个100”最美志愿服务典型。烂尾楼等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化解,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平安马鞍山”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安全生产工作保持全省第一方阵,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马鞍山经验”在全国推广,含山县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与此同时,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青妇、工商联、残疾人、红十字、老龄、关心下一代、气象、档案、史志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众志成城应对新挑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用1个月时间控制住疫情蔓延、45天时间实现住院患者全部“清零”。先后派出7批次42名医务工作者驰援武汉。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精准防控。谋划储备52个医疗卫生领域补短板项目、10个抗疫应急储备项目。市卫生应急指挥处置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市传染病医院扩建项目完成前期工作。面对超历史极值的特大洪水,转移安置群众10.3万人,“四启动一建设”有序开展,363个水利工程水毁修复项目完成290个,农作物补种改种率达97%,42.9万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恢复。190个总投资280亿元的灾后水利项目,全部纳入省城乡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

  专栏1 “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及马鞍山带来重大历史机遇。2020年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考察指导,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是马鞍山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政治大事,将对马鞍山“十四五”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从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马鞍山未来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既明确了奋斗目标,又指明了方法路径,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马鞍山必须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坚持新发展理念,对标看齐“杭嘉湖”,扛起政治责任,把总书记考察的政治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蕴含新的发展先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加速培育和壮大国内市场,提高各类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能力,释放消费动能,激活国内需求潜力,有助于马鞍山围绕消费热点,优化经济存量,培育形成抢占优势资源能力,辐射长三角和中部地区消费市场,依托国内大循环促进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制造业升级和进一步对外开放,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的增量。

  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带来更多新的政策利好。从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省高度重视并支持马鞍山加快转型升级。国家大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马鞍山处在重要节点上,有利于进一步吸纳要素资源和提高基础设施承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有利于加强与上海、宁波舟山、太仓等港口合作,以港为媒推进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合作;有利于马鞍山推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进一步加大对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探索力度,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重构,新一轮产业布局加速调整,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商业化应用,将重塑经济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马鞍山作为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基础扎实,配套能力强,产业门类齐全,具备一定科技创新能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有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支撑,实现产业技术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实现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形成具有更强竞争力、更有韧性的产业集群,更好的参与区域产业协同分工。

  新发展阶段的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发展基础。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确定了推进马鞍山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思路和任务举措,作出建设“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的决策部署,经过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全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路径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马鞍山的重要指示高度契合。在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下,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长江大保护、环保整改、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重点工作中,敢打硬仗、能打胜仗,锤炼出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优良作风,“三大攻坚战”、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宝武马钢“1+8”产业基地、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基地、中铁(马鞍山)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这些新变化、新特点、新成效,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节 面临挑战

  国内外发展环境复杂多变。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黑天鹅事件给全球生产和需求带来全面冲击,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互角力,国际分工格局面临系统性调整。国内工业化、城镇化处于深化期,区域发展空间结构面临深刻调整,一些重大基础性改革还存在短板弱项。

  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仍然存在。经济下行压力将逐渐增大,马鞍山仍需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实现发展预期目标。制造业产业链面临“高端回流+低端转移”双重挤压,马鞍山在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应对阶段性的波动震荡。

  区域竞争与合作长期并存。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内围绕提升中心城市和都市圈的能级的竞争日益激烈,区域中心城市在人才、技术等方面产生一定“虹吸效应”。马鞍山面临在竞争基础上的一体化合作,在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分工协作上的竞争,融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等政策平台的压力。

  面临内部风险潜在挑战。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减量化趋势,资源能源消耗空间有限,可能面临就业结构性矛盾、养老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等难题,对城市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

  综合判断,“十四五” 时期马鞍山机遇挑战并存,将进入加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变,新旧动能加快转化,制度优势显现,治理效能提升,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将是马鞍山应对外部变局挑战,突出重围、开花结果的五年,只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把握机遇、顺势而上,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就有望在区域发展大局中进一步争先进位,建成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

  第三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三个走在前列”要求,持续实施五大发展行动,以创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示范区为抓手,聚焦生态环保高水准、经济发展高质量、城乡建设高颜值、人民生活高品质的“四高”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环保、一体化发展、产业转型、城乡融合、社会治理“五大提升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马鞍山力量。

  第二节 发展定位和基本原则

  以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的新发展定位为总目标,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生态转型、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马鞍山贡献。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高质量推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积极融入、主动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贯通第一要务、第一资源、第一动力,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坚持全面绿色转型。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市之路,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产业补链强链集聚发展,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善于用发展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斗争的精神解决难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缩小与沪苏浙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上的差距。抢抓建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机遇,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开放合作中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四章 发展目标

  第一节 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新时代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生态福地、智造名城”成为最靓丽的城市名片。综合实力实现更大提升,经济总量较“十四五”末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更大提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一体化发展水平实现更大提升,加快推进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建设,与南京同城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在产业协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更加紧密。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更大提升,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指标居长三角城市前列,走在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建设前列。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更大提升,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体育强市、健康马鞍山,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更大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省和长三角城市前列,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的全面发展、全市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治理效能实现更大提升,基本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马鞍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平安马鞍山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主要发展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马鞍山提出的新发展定位,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四高”主要目标,建成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示范区。

  ——生态环保高水准。生态环保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主要生态环境指标达到或接近“杭嘉湖”平均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主要河道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Ⅳ类以上,绿色产业加快发展,充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长江马鞍山段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干流及主要支流水环境和水生态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明显增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大气、水、土壤、森林、湿地环境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经济发展高质量。坚持联大融强增总量、招大引强上增量、扶优扶强活存量,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于长三角城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突破3500亿元,向4000亿元冲刺,努力实现“总量双进位,人均争第一”,地区生产总值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省位次前移,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全省第一、跻身长三角城市前15位。产业优化升级实现重大突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7%左右,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明显上升。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居全省前列。全市域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等全面对接,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实现与南京同城化,与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协同联动发展取得新成效。

  ——城乡建设高颜值。加快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城市能级显著提升,老城区面貌明显改善,现代化新城区形态初显,一江两岸、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以上。乡村振兴取得突破,城市基础设施向乡镇村延伸、公共服务设施向乡镇村覆盖,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初步形成便捷、绿色、智能、安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智慧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大脑”初步建成,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人民生活高品质。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全省首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居全省前列。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健康马鞍山建设全面推进,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明城市成果进一步拓展。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建成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法治马鞍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十四五”时期,在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开放合作、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六个方面设置了31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9项,预期性指标22项。

  专栏2 马鞍山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  标

  2020年

  2025年目标

  年均增长(%)

  属 性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率(%)

  4.2

  8.5

  8.5

  预期性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101248.7

  160000

  8.5以上

  预期性

  3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

  -

  -

  8.5以上

  预期性

  4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5.3

  37

  -

  预期性

  5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71.7

  77

  -

  预期性

  6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4

  10

  10

  预期性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795.79

  1045

  8

  预期性

  创新驱动

  8

  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

  -

  9

  预期性

  9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34.6

  45

  -

  预期性

  10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28.6

  29

  -

  预期性

  11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5左右

  10

  -

  预期性

  12

  高新技术企业数(个)

  586

  1000

  -

  预期性

  开放合作

  13

  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28.2

  32.6

  3

  预期性

  14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2

  64

  -

  预期性

  15

  利用沪苏浙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亿元)

  741.4

  920

  -

  预期性

  16

  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

  11114.4

  11483

  -

  预期性

  民生福祉

  1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高于经济增长

  -

  高于经济增长

  预期性

  18

  城镇登记失业率(%)

  2.8

  4以内

  -

  约束性

  19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9.27

  10.7

  -

  约束性

  20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

  医师数(人)

  2.45

  3.2

  -

  预期性

  21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71.62

  76.98

  -

  预期性

  22

  每千人口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个)

  0.45

  5.92

  -

  预期性

  23

  人均预期寿命(岁)

  79.28

  79.43

  -

  预期性

  24

  老旧小区改造(户)

  16914

  11821

  -

  预期性

  绿色生态

  25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21.3

  (累计)

  省下达

  -

  约束性

  26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省下达

  -

  约束性

  27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88.3

  省下达

  -

  约束性

  28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100

  90

  -

  约束性

  29

  森林覆盖率(%)

  16.43

  16.68

  -

  约束性

  安全保障

  30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斤)

  20.96

  21.6

  -

  约束性

  31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

  (万吨标准煤)

  29

  省下达

  -

  约束性

  充分发挥马鞍山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乘势而上、抢抓机遇,以创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示范区为总抓手,实施生态环保、一体化发展、产业转型、城乡融合、社会治理五大提升行动,在生态转型、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上取得突破性、标志性成果,为全省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探索新路、作出示范。

  ——实施生态环保提升行动,在长江生态保护上作示范。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市之路,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为主线,全面启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深化“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统筹实施“五气、五水、五废共治”,建设绿色矿山。突出生态产业化,打造长三角生态旅游胜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到“十四五”末,建成长江(马鞍山段)两岸生态修复示范带,实现生产岸线向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文旅岸线转变,整体开发、做优做强两岸及江心洲太白岛生态文旅产业,城市生态客厅更加靓丽,中心城区主要河道水质达到准Ⅳ类以上,向山地区综合整治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生动样本。

  ——实施一体化发展提升行动,在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上作示范。以高质量为目标引领、以一体化为实现路径、以当标兵为使命担当,努力做强“桥头堡”、当好“先锋军”“排头兵”、扮靓“东大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全面推进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积极融入G60科创走廊,充分发挥江宁-博望等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的支撑带动作用。到“十四五”末,与南京半小时通勤圈取得更大成效,形成与合肥1小时通勤圈,实现与南京、合肥产业链供应链配套,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公共服务资源“跨市共享”,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成为省际毗邻地区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

  ——实施产业转型提升行动,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上作示范。坚持立足钢、延伸钢,不唯钢、超越钢,按照“理产业思路、育产业人才、抓产业布点、建产业集群、促产业升级、搭产业平台”要求,深化亩均效益评价、“标准地”改革成果运用,培育制造业龙头企业,加快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到“十四五”末,全市“1+3+N”产业集群(基地)总产值超6000亿元,年产值超100亿元、50-100亿元、20-5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到5家、7家和15家以上,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居全省前列。

  ——实施城乡融合提升行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作示范。坚持城乡统筹、融合发展,推动城市建设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城市格局从“九山环一湖”向“一江两岸”转变,统筹优化城乡布局,做大做强中心城区,高品位规划建设新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加快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推进过江通道建设与205国道外迁,建设安全韧性城市、绿色人文城市。城市方位从皖江城市带向长三角一体化世界级城市群转变,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家园。到“十四五”末,以环雨山湖等区域为重点的城市更新初见成效,秀山新区功能更加完善,高铁新城初具形态,城市内环快速通勤圈与跨江外环通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

  ——实施社会治理提升行动,在市域治理现代化上作示范。健全党委领导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以解决社会治理问题为重点,做强基层网格,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推进社区现代化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快构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到“十四五”末,社会治理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完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任务,成功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第二篇 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领域、全过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马鞍山。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作为平台和抓手,全面落实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工作部署,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强化长江马鞍山段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第五章 加强长江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

  加强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纵深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加强综合治理,强化源头治理。进一步健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长效工作机制,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彻底整改。实施“4+1”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着力补齐城镇污水垃圾治理短板,有序推进沿江化工企业整治提升,强化农业面源、船舶污染、尾矿库污染治理。狠抓长江入河排污口管理,实行排、测、溯、治全过程管控。全面推广“环保管家”,加快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建设。推进长江生态廊道提升工程,切实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环境和水生态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明显增强。

  完善生态环境管控。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和负面清单管理,严守生态红线。严格落实“1515”岸线分级管控措施,深入开展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7+1”行动。强化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管控,推进沿岸造林绿化,打造生态修复示范带,积极推动 生产岸线向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文旅岸线转变。到2025年,长江马鞍山段流域空间管控格局基本形成,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效落实。

  持续抓好长江禁捕退捕。持续巩固长江干流马鞍山段及支流禁捕退捕成果,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坚持疏堵结合、长效管理。聚焦捕捞、运输、销售、餐饮等领域关键环节,保持打击涉渔违法行为常态高压态势,健全退捕转产长效机制,加强护渔员网格化建设,构建齐抓共管禁渔工作大格局。帮扶退捕渔民,拓宽转产就业渠道。加强渔政执法人员能力建设,加快推进部省共建执法基地建设。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

  第六章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第一节 筑牢自然生态系统安全格局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实施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秸秆焚烧废气、建筑和道路扬尘、餐饮油烟“五气共治”,实行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五控”同步。强化大气环境功能分区管理,引导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集群发展,合理避让环境敏感区。继续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发挥结构减排作用。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实施工业企业废气超低排放改造、无组织废气处理和有机废气深度处理工程,高效推进脱硫脱硝和高炉技改项目。严格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从源头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加强移动源综合防控,对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实施全面监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稳定改善全市空气质量。

  推动水环境综合整治。推深做实河长制、湖长制,实施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建立水质监测制度,实行一河一策、精准施策,巩固提升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加快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进一步对“一江两岸”涉水排污企业进行清理,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排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全部建制镇。开展次级流域污染源监管和深度治理,持续推进采石河、雨山河、慈湖河、石臼湖等水体达标,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实施市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完善长江饮用水源监控系统建设,强化水源地水质监控与预警,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

  强化固废综合治理。实施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废、农业废弃物、医疗废物“五废共治”,深化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积极创建“无废城市”,加强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建筑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设施建设,实现市域固体废弃物产处平衡、危险废物综合处置率100%,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开展农用地分类管理,实施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督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落实法定责任。推进沿江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大型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新建矿山全部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

  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把投入品、产地环境、生产标准等关口,持续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果。继续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技术,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逐步实现病虫害化学防治向绿色防控转变,力争到2025年化肥施用强度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优化畜禽养殖空间布局,推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加快推进秸秆资源肥料化、燃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五化”综合利用。

  加强重要生态系统及生态脆弱地区保护与修复。把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摆上重要位置,整合企业、市场、社会等资源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快污染治理、产业升级和环境提升,打造全国矿区生态修复示范区、长江支流源头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实现“城市伤疤”向“城市花园”的生态蝶变。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和重大工程实施,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率。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整治与土壤修复利用、城乡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工程,支持含山县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森林县城为抓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筑牢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屏障。

  第二节 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深化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全民行动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规制度和政策体系。严格规范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365.21平方公里(最终面积以省政府公布为准)。严格规范排污许可证制度,完善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试点和生态系统价值核算。强化河湖长制,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持续抓好重点水系和生态涵养区的保护和发展,完善生态保护、环境管理绩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制度。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健全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协同推进的体制机制,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健全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过程闭环管理长效机制,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快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补偿机制,明确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主体与责任。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强化目标责任落实。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考核机制,强化评价考核结果的运用。

  深化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改革。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健全“谁污染、谁付费”的排污权市场化机制,实施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基础的用能权有偿交易制度,开展以总量争取、配额分配为重点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完善绿色价格机制,优化污水垃圾收费机制,深化水价改革,落实差别电价改革。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第七章 加快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第一节 提升产业绿色化水平

  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在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领域积极培育壮大一批绿色产业龙头企业,提高绿色产业集聚度和综合竞争力,支持市经开区创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推动钢铁、汽车、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开展绿色化改造,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绿色生产设备,采用环保工艺流程,扩大绿色生产规模。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工程。完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制度。

  营造绿色创新环境。激发在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内生动力,着力突破在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等传统领域以及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绿色能源、生态农业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瓶颈,与长三角地区共同探索绿色技术中试公共设施建设。强化绿色技术标准引领,探索在矿山修复、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制定一批绿色技术标准。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应用,加强绿色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促进高成长性绿色科技企业加快发展。

  发展壮大循环经济。加快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园区绿色化循环化改造,全面推行能源梯级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再生资源多元化回收、集中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规模化发展,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支持欧冶链金打造金属再生领域的“单打冠军”。积极推进发展再制造产业,依托雨山经济开发区打造再制造产业集聚区。

  第二节 倡导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推动生态文化建设。培育完善的生态文化体系,构建生态文化传播平台,打造生态文化产品,实现先进生态文化引领、良好行为示范、绿色人物带动。通过生态文化建设和引领,提高市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生态化转型。通过媒体宣传、示范引导、监督约束等方式,传播普及低碳文化。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绿色消费,鼓励旅游饭店、景区等推出绿色旅游消费奖励措施,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开展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推广绿色居住,鼓励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鼓励绿色产品消费,继续推广高效节能电机、节能环保汽车、高效照明产品等节能产品。实施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计划,推广使用节能门窗、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等绿色建材和环保装修材料。推广环境标志产品。全面推行绿色办公。

  第三节 全面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合理用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引导能耗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严格落实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强化源头控制,严控高耗能、高耗煤行业无序扩张。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加大碳减排力度,制定实施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谋划碳中和愿景实现路径,推进重点领域减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广节能低碳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控,实施能源改造工程,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动煤改气、煤改电、分布式能源使用,支持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天然气、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

  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合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优先使用存量用地保障项目落地,积极挖潜存量资源,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盘活低效用地。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实行“用地指标跟着项目走”和“统筹安排新增计划和存量用地挂钩”,增强内生约束力。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发展边界线、基本农田保护线,使用地布局更加合理,进一步优化土地功能。

  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节水行动。把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加快推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的根本性转变,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工业节水减排。建立高耗水行业负面清单,严格控制新建、扩建高耗水项目。深化城镇节水降损。加强城镇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对材质落后、受损严重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加强供水管网漏损监管,有效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到2025年,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

   

  专栏3 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工程

   

  1.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项目总投资81.6亿元,聚焦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坚持生态先,绿色发展理念,重点改善长江两大支流—采石河和慈湖河流域及长江的生态环境和向山地区的整体环境。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工程、绿色矿山建设工程、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两河源头水环境整治工程、土地整理工程、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产业升级提升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城市生态屏障修复工程、物流通道工程十大工程,解决向山地区生态环境历史遗留问题和绿色矿业建设进程,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周边群众生活质量,带动周边地块的开发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25年,完成向山地区矿区地质恢复治理及产业提升工作,改善向山地区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生态屏障修复工作,不断加快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的建设。

   

  2.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30亿元,借鉴杭嘉湖水环境五水共治治理经验,推进中心城区水环境二期工程建设,实现水环境品质再提升,主要包括水质再提升工程、厂网一体化工程、水系贯通工程、排涝补短板工程、水体及岸线开发工程,力争实现中心城区主要河道水质Ⅳ类以上。

   

  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每个街道(乡镇)配建装修垃圾和大件垃圾暂存点、有害垃圾暂存点、厨余垃圾暂存点(站)、可回收物分拣站(点)各1处;每个小区配建1-2处垃圾分类收集点,全市配建垃圾分类收集点约1000个,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约1000人,科学合理配置垃圾投放容器和分类收运车辆。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4.“智慧环保”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综合调度中心、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生态环境信息“一张图”,充分应用无人机、遥感、卫星、水下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构建“空、地、水下”立体式大监管体系,依托大气走航、空气质量微观站、微型站等先进技术,开展精准防控,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环境监测全覆盖。

   

  5.农业绿色增效工程。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生态修复、病虫草害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实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加强稻-鸭、稻-渔、稻-蛙等稻田综合种养结合模式的应用,提升稻田综合效益。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建立和完善强化风险监测、专项监测和监督抽查“三位一体”监测体系。全面构建高效、安全、低碳、循环、智能、集成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推进全市农业绿色发展。

   

  推进生态产业化。结合长江采石矶5A级景区建设,全面推进长江东岸综合环境整治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整合薛家洼和采石矶、陈家圩、九华村、太白岛等生态文旅资源,加快引进大型文旅集团,实行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发展文化旅游、康养休闲等产业,打造更加靓丽的长三角城市生态客厅。实施向山地区综合整治“十大工程”,运用EOD模式加快开发建设,推进废弃矿山综合开发利用。

  推进产业生态化。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等绿色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循环低碳试点工程,促进工业绿色节能发展,打造绿色制造体系。积极推动太阳能、氢能领域以及其他绿色能源领域的市场化开发。以绿色投入品、节本增效技术、生态循环模式、绿色标准规范为主攻方向,全面构建高效、安全、低碳、循环、智能、集成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推进全市农业产业绿色发展。支持含山县培育壮大考古研学、医养康养、休闲度假、农旅体验、民宿集群等绿色产业特色化发展。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壮大和县绿色蔬菜、当涂生态水产、含山精品林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绿色有机种植和生态健康养殖,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水平。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持续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确权工作,开展水流、森林、山岭、滩涂等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台账体系,构建包括湿地、河流、森林等公共生态产品价值的科学评估核算体系。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培育一批从事生态保护修复和治理的专业化企业和机构,探索建设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建立用能权、碳排放权等权益的初始配额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挂钩机制,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交易体系。积极申请长江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多元补偿机制。

   

  第三篇 以融入南京都市圈为主攻方向,当好安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锋军”“排头兵”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发挥作为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基础优势,以规划为引领,促进重大平台、重点项目、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无缝对接。完善与南京、合肥常态化对接机制,加强与长三角重要城市交流合作,加快毗邻地区深度融合,打造协同发展平台,在一体化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第九章 持续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坚持优化提升、适度超前、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原则,提升马鞍山交通枢纽建设水平和服务功能,协同推动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为重点,谋划推进一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项目,建设公铁水空畅达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推进毗邻区域交通网络全方位融合,健全跨区域、跨行业交通一体化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交通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支撑作用,促进资源高效配置、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建设结构合理、功能明确、衔接充分、服务高效的城市路网,完善国省干道网络,提升乡镇基础设施覆盖面,实施国省干线及城市道路快速化改造,打造旅游道路、综合性客货运枢纽。强化与区域中心城市的通达性,注重各种交通方式的立体衔接,提升综合交通立体网的网络化效应和协同效能,提高区域竞争力。到“十四五”末,全市铁路和轨道交通里程达300公里,公路总里程达78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245公里;实现与南京同城化,形成与合肥1小时通勤圈。港口水运、多式联运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通用航空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第十章 加快产业链创新链高质量协同发展

  第一节 高水平建设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

  加快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和合作机制,优先配置资源,打造全面接轨、始终领先的政策环境。完善与省投资集团的合作机制,全面推动博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市场化运营,结合规划建设不同阶段,摸排、梳理产业载体、城市功能载体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短板,持续谋划建设项目,制定投资计划,实施动态化管理。健全与江宁区的对接机制,加快“宁博创智谷”项目建设,持续推动产业项目联合招引和建设,着力打造新转化、新智造、新消费、新贸易、新基建“五新”产城融合示范区,发展一批“链长”“群主”项目,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

  推动毗邻区域率先一体化发展。建设浦口-和县新型功能区,加快打造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浦和文旅产业伙伴园区、浦和现代农业伙伴园区、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分园四个平台,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集群。支持含山县和巢湖市联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建设巢含产业合作园区,打造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统筹推进慈湖高新区-江宁滨江开发区、花山-江宁、当涂-高淳等省际毗邻地区深度融合,搭建人才、科创、项目、金融等共享平台。推动宁马、合马、芜马毗邻区域率先一体化发展,打造长三角毗邻区域合作示范带。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第3张图片-博鱼官方(中国)官方网站 

   图3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合作平台示意图

  探索跨界一体化发展新机制。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在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内系统集成、集中落实,建设改革创新高地。积极推进刚性审批制度向相对柔性的指导性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管理权限下放,赋予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审批管理权限及部分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探索政府与市场协同推进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功能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空间开发管制、基础设施布局、公共服务供给、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探索建立权责分工、利益共享机制及跨行政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支持新型功能区内人民群众自由享受两地相关政策待遇,在户籍、社保、纳税、就业、就学、就医、行政执法监管等方面推动政策同城化。支持建立容错机制,制定相应免责清单,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的“闯创干”精神。

  第二节 推动跨区域产业创新协同发展

  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探索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创新协同联动,提升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积极融入G60科创走廊,深度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快开展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工作。全面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对接南京优质创新资源,推动合宁双都市圈创新联动发展,打造合马宁创新发展带。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科技联合攻关,打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共享长三角优质科技服务的渠道。推广“研发在沪苏浙、转化应用在马鞍山”的合作方式,鼓励县区、开发园区、重点企业在沪苏浙设立“创新飞地”,吸引一批科技成果落户转化及产业化。探索跨区域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鼓励金融、社会资本合作投资区域创新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大科研项目。

  加快产业协同发展。对接长三角产业整体布局,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等八大产业与合肥人工智能、液晶面板等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扩链行动,加快形成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依托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链)联盟,强化高质量项目招引,支持区域间企业加强项目合作、深化产销对接,推进品牌化建设和质量提升。积极承接上海非核心功能疏解和苏浙优质产业转移,共同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提档升级。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新谋划、建设一批起点高、质量优、示范性强的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专栏4 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载体定位

  1.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规划研究范围595平方公里(博望区全域380平方公里,江宁区横溪街道215平方公里),近期以两区交界区域丹阳北部为中轴,打造约30平方公里的先行启动区(博望区域20.4平方公里,江宁区域9.6平方公里),通过引入安徽省投资集团等大型企业,实施53.8平方公里的博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快速提升基础设施、产业服务配套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打造长三角省际产城融合同城化发展先行示范区、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示范区。

  2.浦口-和县新型功能区。推动浦口-和县在规划编制、产业协作、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度合作,建设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浦和文旅产业伙伴园区、浦和现代农业伙伴园区、南京智能制造产业园分园四个合作平台,着力打造省际毗邻地区融合发展新样板。

  3.慈湖高新区-江宁滨江开发区新型功能区。推动慈湖高新区-江宁滨江开发区跨界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常态化对接机制。围绕中兴通讯、LG化学、烽火通信等大项目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协作,营造全面接轨的创新生态。推动产业承接落地、科技资源转化,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示范引领效果的省际产业协作园区。

  4.巢含产业合作园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起步区2.8平方公里,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文旅融合、生态环保、产业协作、公共服务等领域进行一体化合作,打造合肥都市圈产业合作样板区。

  5.马鞍山青浦工业园。一期规划用地2000亩,推动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上海青浦工业园区在产业协同、科技创新、人才交流、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度合作,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绿色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产业,打造长三角绿色生态工业合作园区。

  6.沪马(当涂)产业分工合作创新示范区。依托上海临港集团的管理团队,围绕打造生物医药、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建设集创业平台、科技成果孵化、小型柔性定制厂房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创新孵化中心,推进沪马产业分工合作。近期率先实施产业创新孵化中心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7.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马鞍山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位于花山区互联网小镇,由花山区与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合作共建,建设创新研发区、物联网产业示范区、软件园一期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等项目,配套秀山路网、秀山医院,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承接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外溢互联网企业,促进产业分工合作。

  8.含山-金桥产业合作园。以含山县与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合作协议为基础,围绕产业合作、人才培养、招商引资等方面深度对接,共建含山-金桥产业合作园,起步区规划建设面积3平方公里,建设研发中心、科技成果合作转化平台、检验检测中心、标准化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

  9.雨山-长征智能制造产业园。以雨山区与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对口合作为基础,推动雨山经开区与长征镇天地软件园合作共建“伙伴园区”,重点围绕科技创新共享、产业生态共育、互动机制共联,建立会商机制、交流机制、共享机制,打造具有一体化示范效应的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共保和谐美丽的生态环境。构建完善一体化生态格局,加强跨界生态系统共保共护,筑牢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推进跨界水体联防联治,坚持流域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开展长江、石臼湖、滁河等跨界水体环境治理,协同开展重要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保护。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编制空气质量达标规划,优化能源结构;持续推进区域空气质量监控、污染源排放清单等数据常态化共享。统一固废危废防治标准,加强固废危废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有效防控固废危废非法跨界转移。强化全流域意识,积极融入沪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健全区域环境治理联动机制,建立生态协同监管机制,完善跨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生态利益共同体。

  共建优质高效的民生工程。创新政策措施,引进沪苏浙优质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资源。推进教育合作制度化,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师资与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引进长三角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建立宁马、合马中小学校交流合作平台,通过托管办学、举办分校等形式扩大优质教育供给。积极引进沪苏浙知名医院在马鞍山设立分院、分中心,引导市、县医疗机构对接长三角地区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组建城市医联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在医卫人才交流和培训、学科建设、名医工作室创建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进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互认,建立双向转诊长效机制。加强与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旅游市场营销合作,发挥自身文旅资源优势,打造“江南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长江旅游重要节点城市”,共同推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

  共享便利均等的公共服务。加快公共服务制度接轨,促进社会治理一体化,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卫生应急救援等方面交流合作。加强长三角城市间数据交换共享,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异地办理、异地养老、民生档案跨区查询等事项,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扩大社会保障卡、马鞍山市民卡在长三角的应用领域,推行居民服务“一卡通”。健全医保异地核算机制,完善住院费用异地直接结算制度,逐步扩大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范围。加大与毗邻城市公共文化场馆交流与合作,推进图书阅读资源共享。推进市级车辆管理所建设,更加便捷两地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适时开通更多跨省市公交专线,推动跨省公共交通一体化。

  第十二章 建立运行完备的一体化体制机制

  构建一体化要素市场。全面对标“杭嘉湖”和南京,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企业投资效率、产业政策效率,营造与沪苏浙同等政策环境,形成高效政策协同体系。积极构建区域流通市场体系,加快对接市场要素,建设开放式物流园区和面向长三角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积极开展科技交流交易活动,加快融入长三角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灵活的区域人力资源市场。加快跨省迁移、涉税事项报验、房产土地税源管理等跨省税收业务无缝衔接,加大长三角区域税收经济联合分析力度。

  健全常态化对接机制。坚持以完善体制机制为内在动力,加强与长三角全域常态化对接。将融入南京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发展更加协同,打造长三角省际毗邻合作示范区。将对接合肥作为重要举措,推动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等资源联动,打造都市圈协同发展的典范。持续深化与长宁区对接合作,逐步扩大与上海的合作范围,实现共赢发展。积极畅通对接渠道,建立与浙江的全面合作关系。加强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城市间常态化对接交流,重点在生态共保、交通共联、服务共享等方面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第四篇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坚持创新在马鞍山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聚焦产业、立足需求、符合实际、服务发展的要求,优化创新生态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升创新平台功能。全面推进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协同创新、区域创新、制度创新,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到“十四五”末,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健全,主要创新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第十三章 着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进一步健全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模式,实施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筛选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每年培育5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培育成为行业“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力争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实现倍增,总数达1000家以上。

  支持骨干企业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承担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十四五”期间,围绕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现代农业八大关键领域,建立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库,组织实施省市重点攻关项目100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大多元化创新研发投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企业研发投入优惠政策。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高成长创新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金融机构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第十四章 建设高质量创新平台

  培育引进新型研发机构。围绕区域和产业重大技术需求,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点领域,引进建设一批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运行机制灵活、企业化管理的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推动中国宝武中央研究院马钢技术中心融入宝武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引进高校、科研院所来马鞍山设立研发机构,支持本市企业到境内外投资、并购、参股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十四五”期间,实现各县区、开发园区新型研发机构全覆盖。

  聚力打造重大创新平台。加快构建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企业创新平台体系,加大对企业创新平台支持力度。积极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纳入到国家、省“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计划。全力争取国家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战略性科技创新项目和平台落地马鞍山。发挥中央驻马大单位、大企业和地方高校等创新资源优势,支持宝武马钢、中国中铁、中钢矿院、中钢天源、汉马科技、同兴环保等单位争创国家级、省级重大创新平台,依托安徽工业大学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支持县区、园区及重点企业对接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十四五”期间,力争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4-5家,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总数超过200家,各县区、开发园区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全覆盖。

  第十五章 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健全完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平台和投资体系,促进产业链、人才链、技术链、资金链融为一体。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全面推进高校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管理改革,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比例。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深度融合,建立“技术创新+中试检验+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全流程创新成果转换平台,谋划建设马鞍山科技大市场。积极对接安徽创新馆、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力争加盟技术交易体系,参与南京都市圈技术转移联盟,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与推广应用。鼓励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推动更多成果加速转化。“十四五”期间,全市每年力争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达40亿元。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树立“无差别”理念,营造与南京、“杭嘉湖”全面接轨的创新生态,推进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环境一体化。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专业化、品牌化、规范化的科技服务机构,谋划举办“智汇诗城、科技赋能”科技创新高峰论坛,打造品牌科技对接交流活动。

  第十六章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重视培养领军人才和重点领域复合型人才。深化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改进人才考核评价方式,突出评价能力业绩贡献,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推进与长三角城市间职称互认。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博士后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人才载体建设。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

  建设高端化引智平台。对全市现有招才引智平台进行优化整合,实施峰会赛事引才,打造集“双创大赛”“高端论坛”“揭榜挂帅”“人才(团队)招引”“项目对接”“产学研合作”等于一体的引才矩阵,逐步引入猎聘公司、金融机构,培育高水平社会人才服务组织,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化引才格局。

  建设高水平培育基地。围绕产业发展企业人才需求,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职校及学生签订定向培养三方协议,促进企业定向培养员工和大学生实习。支持马鞍山产业学院、马鞍山企业家学院特色办学,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与沪苏浙等地知名高校院所合作,招引优质教育集团进驻成立分院、基地。

  建设高效率协作机制。整合用好各方资源,成立马鞍山高层次人才协会,选聘马鞍山“人才大使”,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示范引领作用,放大以才引才、技术攻关、决策咨询等智库功能。广泛与先进地区高水平协会沟通衔接,推动跨界交流合作,促进供需互促、资源要素无缝对接。

  建设高质量双创载体。高水平建设慈湖高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整合提升现有产业园、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双创平台,按照“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产业基金”联动发展模式,完善创新创业链条,实现人才科技创新要素全域融合发展,促进人才链、产业链、资本链有机融合。

  建设高效能服务中心。发挥市人才服务中心作用,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服务。深化人才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开通人才服务热线,建设“马鞍山籍人才库”,设立人才服务专窗、展示专窗、对接专窗、路演专窗等,归集完善“马鞍山人才网”等信息化平台,开辟网上申报渠道,实现人才事项“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码办结”。 健全以创新能力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赋予人才更多收益、更大激励。

   

  专栏5 人才兴市建设重点工程

  实施人才工作“登高”计划,全面推进“五个一”建设,即:一个高端化引智平台、一个高水平培育基地、一个高效率协作机制、一个高质量双创载体、一个高效能服务中心,着力打造“类杭嘉湖”人才生态,推动人才创新要素集聚效应全面提升。

  1.建设一个高端化引智平台。各县区、开发园区和人才重点单位每年至少策划实施1-2个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人才招引活动,引育各类中介服务机构1-2家以上,到2021年底,全市建成市外招才引智工作站(点)20个以上。努力打造到2022年省内有影响力、2025年长三角有影响力的峰会赛事引智品牌,力争5年内引进培养1000名左右高端人才、10000名左右工程技术关键人才、100000名以上技能人才和大学生。

  2.建设一个高水平培育基地。力争到2022年底,把马鞍山产业学院打造成为省市合作共建示范学院,定向培养600名左右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和2000名以上产业工人,建设3个以上实体化运作的分院(基地),培养1000名以上懂产业、会管理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党政干部。到2025年底,把马鞍山企业家学院打造成为省内高层次、高水平、资源高度整合的企业家培训平台,实现对全市规上企业、高成长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训、实训全覆盖。

  3.建设一个高效率协作机制。到2022年底,把马鞍山高层次人才协会打造成为全省高端人才融通交流的对接平台。到2025年底,持续拓展长三角范围内高端高智融合发展新载体,推进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

  4.建设一个高质量双创载体。推进慈湖高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到2025年底,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入孵人才企业达500家。到2025年底,完成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存通兑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创新收益共享机制,培育建设一批示范标杆型科创服务综合体。

  5.建设一个高效能服务中心。到2021年底,建成市人才服务中心,设立人才“一站式”服务专窗,开通人才服务热线,归集人才政务服务、企业综合服务等事项,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服务,实现人才服务事项“一窗受理”。到2022年底,建成长三角人才驿站,全面落实人才绿卡、人才联培、专业技术职称、继教学时互认等合作项目,到2025年底,实现人才服务事项全覆盖。

   

  第五篇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厚植产业情怀,树牢产业思维,把握产业规律,优化产业生态,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联大融强增总量、招大引强上增量、扶优扶强活增量,实施产业转型提升行动,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坚持以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着力点,努力构建与创新驱动发展相适应、与制造业发展相融合、与城市发展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第十七章 构筑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做优“1+3+N”产业集群。坚持立足钢、延伸钢、不唯钢、超越钢,做精做深钢铁主业,举全市之力支持宝武马钢“1+8”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马钢股份优特钢项目、宝武特种冶金材料新基地项目、宝钢股份新建258钢管产线项目落地,做大做强钢铁及相关产业集群;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延伸拓展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智能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产业上下游链条,促进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发展;聚焦载体特色优势、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N个地标产业,加大产业升级和项目集聚,发展壮大一批市级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建立健全群长制、链长制“十个一”工作机制,聚焦优势产业突破,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快打造国家级高质量钢铁生态圈、长三角区域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三大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市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吉利商用车整车基地、中铁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奥克斯智能制造产业园、蜂巢能源动力电池电芯生产研发基地、格力产业园、中联重科桩工机械产业基地、蒙牛长三角乳业生产基地、天能电池集团新能源产业园、顺博合金产业基地、宝能智能家居产业园、洁云健康生活用品等重大制造业项目。壮大县区(园区)标志性产业集群,支持市经开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绿色食品,慈湖高新区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电子通信,郑蒲港新区半导体封装测试及新材料、关键零部件,含山绿色智能铸造、和县智能制造和新材料、当涂智能家电和生物医药、花山软件互联网、雨山智能制造(机器人)和磁性材料、博望高端数控机床等特色集群建设。到2025年,全市“1+3+N”产业集群(基地)总产值超6000亿元。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第4张图片-博鱼官方(中国)官方网站

   图4 “1+3+N”产业集群(基地)示意图

   

  专栏6 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

  1.加快建设国家级高质量钢铁生态圈。围绕打造“大而强的新马钢”目标, 抢抓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宝武集团马钢公司长三角绿色智慧制造提升工程项目。进一步强化国有大型企业主力军作用,提高协调促进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能力,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统筹推进以钢铁产业为基础,轨道交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冶金装备制造、设备远程运维、特种冶金材料、装配式建筑、矿产资源、长三角数据中心协同发展的“1+8”产业布局。同时,以中国宝武托管中钢集团为契机,依托宝武马钢、中钢天源、中钢矿院等企业,发挥整合协同效应,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

  2.加快打造长三角区域级两大产业集群。紧扣“十四五”期间国家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战略支点,把握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发展政策机遇,依托吉利新能源汽车、奥克斯等龙头企业在长三角区域辐射影响,加快推进吉利新能源重卡、客车研发和整车制造,积极争取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推进奥克斯智能制造产业园以及相关配套项目加快建设,努力打造长三角区域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3.聚力发展三大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省轨道交通装备和高端数控机床基地为基础,推进基地内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培育引进一批产业链核心企业;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力度,增强综合配套功能,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围绕集群龙头企业,细化产业分工、拓展生产环节、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形成与大企业分工协作的中小企业集群。

  4.加快培育市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坚持奖优罚劣、动态调整,培育壮大绿色智能铸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和互联网、关键电子材料(磁性材料)、绿色食品、通信通讯、集成电路封测、节能环保等市级超百亿级产业集群,发挥龙头企业资源优势和带动作用,引导集群外企业加入集群、融入集群发展,加快集聚一批符合集群特色产业定位的上下游企业,进一步补链、延链、强链。实施集群企业梯队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好、发展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的中小型企业,鼓励支持发展成为行业内的“头雁”企业、“瞪羚”企业,加快打造配套完善、产业链完整的集群生态圈。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软件、产业技术基础,聚焦钢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半导体封测、通信通讯、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以及电子元器件、高端刃模具等特色产品,紧盯重点领域配套需求,突破一批基础条件好、市场需求迫切、严重制约整机发展的关键技术,着力解决基础原材料领域“卡脖子”问题,实现重大难题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全面实行“链长制”,全面梳理现有产业链中的重点项目。以补链、扩链、强链为重点,推动产业链攀升和价值链提升。全面梳理现有产业链中的重点项目。发展应急产业,加强应急物资及产能储备,做强应急物资产业链。

  实施新型制造提升工程。通过示范引领、要素倒逼的方式,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十四五”期间,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速10%,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居全省前列。实施智能制造,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落实发展智能装备产业、打造“工业大脑”、推进“机器换人”、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工厂、创建智能制造示范区等重点任务,实行“百企示范、千企升级”,五年内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2000台以上,培育市级以上数字车间、生产线和智能工厂150个以上。引导和支持新引进企业提高智能化水平。实施绿色制造,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支持建筑业绿色发展。“十四五”期间,共创建8个绿色工厂,开发15个绿色设计产品。实施精品制造,通过产品更新换代和品牌效益提升,促进产业升级。“十四五”期间,每年培育认定省级新产品30个、“安徽工业精品”5个。实施服务型制造,围绕“产品+服务”“制造+服务”,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力争到2025年,全市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示范平台达到50家。

  实施制造业企业“雁阵”培育工程。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十四五”期间,全市年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累计培育100户市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其中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不少于25户,力争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零”的突破。到2025年,宝武马鞍山基地企业年产值超2000亿元,力争2500亿元,吉利商用车(汉马科技)产值超250亿元、蒙牛年产值超200亿元。

  第三节 推进产业链现代化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把握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的趋势,重点推动钢铁、机械制造、化工、食品和电力产业跻身全国领先水平,形成竞争优势。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其中,钢铁产业链抓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重点加强特种冶金、优特钢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开发生产航天航空、国防军工、动力及能源、高端装备、石油化工、铁基复合材料等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宝武马钢绿色智慧制造水平,打造大而强的新马钢。汽车产业领域,推进与吉利集团战略合作,加大研发力度,尽快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铸造产业整治提升,争创全国铸造行业转型升级试点城市。

  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智能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环保、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十四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速1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左右。

  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瞄准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充分利用马鞍山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聚焦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前瞻布局下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柔性电子、生物工程等未来产业,打造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未来产业协作试验区。建设未来产业孵化器,扶持创业项目,促进成长性企业加快发展。

   

  专栏7 重点制造业项目

  1.宝武集团马钢公司长三角绿色智慧制造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350亿元,以新材料为基础,推动轨道交通材料及装备、金属资源回收加工综合利用、冶金装备(备件)制造、设备远程运维、特种冶金材料、装配式建筑、矿产资源、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项目协同发展。以“绿色、精品、智慧”发展为路径,打造一个2400万吨级的精品钢生产基地,同步建设一个千亿级营收产业(金属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两个百亿级营收产业(轨道交通材料产业+冶金装备制造)、三个千万吨级矿产资源生产基地(铁精矿+冶金辅料+综合利用产品)和若干个超百亿级相关产业基地(设备远程运维+特种冶金+装配式建筑+信息技术等)。

  2.市经开区中铁(马鞍山)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30亿元,建设中国铁路工程设备制造产业园、新型轨道交通车辆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产业园、铁路器材制造产业园、中铁轨道交通产业研究中心、中铁子公司总部基地等“三园区、一中心、一基地”。

  3.含山县绿色智能铸造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依托含山县铸造产业传统优势,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和工业互联网思维,加大绿色化、智能化改造,着力打造百亿级绿色智能铸造产业集群。

  4.和县新材料产业集群(基地)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立足和县经开区化工园区,依托同心化工、晟捷新能源、安和生物科技、瑞和新材料等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发展化工新材料、高分子材料、前沿性新材料,到2025年,打造产值15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5.当涂县智能家电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依托奥克斯智能空调、粤美科技等企业,引进智能空调、中央空调、智能小家电产业链配套项目,打造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6.博望区服务型制造业集群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依托津上、乔崴进、裕祥、中亚、恒利达等企业,加快推进高端数控机床产业集群转型为“智能工厂建设解决方案供应商”集群,整合工业咨询设计、设备生产安装、物流运输、环境保护等业态,提升设计、建设、生产、销售、售后全流程服务能力。

  7.市经开区新能源及汽车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培育壮大吉利、汉马科技、蜂巢能源、泰能新能源、国轩新能源等龙头企业,并持续招引新项目入驻,打造新能源及汽车产业集群。

  8.慈湖高新区通信通讯产业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依托中电信息在现代数字城市、园区运营、PK(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一系列国产应用软件)自主可控生态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以IMC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引进中乐通信、易锐光电、瑞斯康达、中电泰日升、新特科技、骏业鼎新、鸿荣源智能等一批项目入驻投产。

  9.慈湖高新区节能环保及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强抓科技部、财政部百城百园科技推广项目机遇,依托立白、金星钛白等龙头企业,引进科思新材料产业基地、宝武特冶深加工以及凌玮科技等项目,力争到2025年产值达500亿元。

  10.郑蒲港新区半导体封装测试产业集群(基地)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依托中兴、瑞声、龙芯微、长鑫等半导体领域龙头企业招大引强,发挥蒲建电子产业园、金蒲半导体产业园、中兴新地产业园、马鞍山综保区半导体保税研发制造基地“筑巢引凤”作用,培育业态丰富、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半导体封测产业体系,并向IC设计、先进封测领域延伸产业链,打造长三角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半导体产业集群。

  11.市经开区百亿级食品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60亿元,鼓励支持蒙牛、达利园、海底捞等食品企业新上扩能,做大做强本地龙头企业,持续招引食品企业入驻,努力打造百亿级食品产业集群。

  12.市经开区、雨山区中钢功能性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建设中钢矿院功能性复合材料、球形化加重材料和碳气凝胶生产线,建成中钢天源年产15000吨高性能软磁铁氧体磁心生产线、年产50000吨高性能预烧料及20000吨高性能永磁铁氧体生产线,打造功能性新材料产业园。

  13.博望区中联重科桩工机械马鞍山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2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建设研发中心、数据中心、生产厂房及各类配套设施,打造旋挖钻机、液压抓斗、压桩机、三轴钻机等各类桩工机械产业基地。

  推进服务业融合发展。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整合优化资源,鼓励宝武马钢、吉利等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支持中冶华天、飞马智科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以服务为主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型企业,强化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形成交叉渗透、交互作用的跨界融合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柔性定制、共享生产平台等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建设,培育1-2个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示范区和一批试点企业。建设与长三角城市的跨区域产业融合示范区。加快推进新材料、食品、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农业等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鼓励金融、商贸、科技、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到2025年,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70%以上。

  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发展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大件运输等专业化物流,推进快递扩容增效,创新智慧物流营运模式,持续推广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鼓励建设运营“无车承运服务”平台,实现“互联网+物流平台”组织模式和流程创新。发展金融等商务服务业,加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推动新增融资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发展研究开发、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服务,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服务内容和模式。做强做大平台经济,鼓励发展大数据应用平台、云计算服务平台、政务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挖掘、保护、发展传统技艺,利用新技术开发现代工艺,更好弘扬传统工艺。

  增进服务业集聚水平。围绕现代物流、金融商务、科技服务、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实现产业创新与城市提升双赢。积极搭建各类服务业平台载体建设,集聚资源要素、强化组合优势、深化分工合作,促进服务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互动互促。加快推进马鞍山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集聚。提升建设马鞍山软件产业服务业集聚区、马鞍山钢晨物流园、马鞍山慈湖高新区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郑蒲港新区临港现代物流产业园、漕川国际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等服务业集聚区和专业化服务平台,重点打造大数据产业园、高铁南站商圈、医养健康产业园、文化艺术创意产业集聚区等产业孵化基地,提高集聚区特色化、专业化水平。发展“楼宇经济”,按照“一楼一业”“一园一策”发展思路,以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现代服务业特色楼宇为重点,不断壮大楼宇经济规模和层次。到2025年,全市建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30个以上。

  提档升级公共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强化中心商圈集聚能力,打造市级、县区级、社区级商业中心体系,推动商贸业向“互联网+”全面转型升级,改造提升大宗商品(含原材料和消费品、农副产品)专业市场,规划建设特色商业街区,完善商贸配送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发展会计、审计、律师、咨询、培训等商务服务业,强化品牌企业培育,推进行业规模化发展。围绕产业和城市发展需求,引导发展人力资源业、服务外包业和会展业的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推进“智慧体育”健身,促进体育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快建设养老设施,推动医养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健康有序的房地产市场体系,推动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不断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

   

  专栏8 推动现代服务业优质化发展重点工程

  1.现代物流。建设郑蒲港新区水铁公联运综合物流枢纽中心、韵达(博望)产业园、和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基地、中商长三角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马鞍山)、中合华东农产品物流园二期、当涂经济开发区雅仕智慧物流产业链、顺丰马鞍山智慧物流园区、和县茂雄现代产业园等项目。

  2.科技服务。建设含山县巢含合作产业园、宁博创智谷、当涂县县域智慧城市、市经开区长江经济带皖江电子及新能源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园、陆虎高新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园、当涂经济开发区创业创新中心、和县社会治理智慧化提升等项目。

  3.软件与信息服务。建设马鞍山智能装备及大数据产业园、马鞍山软件园新基建提升改造、东华金融云计算产业园等项目。

  4.新型专业市场。建设马鞍山高铁南站商圈、当涂县智能家电特色小镇、当涂县航空产业园、石桥镇综合建材大市场、含山县商业综合体等项目。

  5.文化旅游。建设含山县大褒禅山5A级景区、运漕艺术创意小镇、凌家滩考古研学特色小镇、现代农业大江鱼乐园、华强文化旅游创意集聚区、和县祥云涧度假区、麻油小镇、盘固先啬现代农旅产业园、仁恒香泉湖、青莲盛开-滨江文旅整治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浦和文化旅游产业伙伴园区、当涂县太白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岛综合保护开发、宁马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濮塘片区生态文旅建设、郑蒲港新区中荷产业园等项目。

  6.运动休闲。建设含山县昭关温泉康养、环峰镇梅山田园综合体、林头镇福山田园综合体、和县台创园农旅休闲观光、当涂县李白文化旅游区飞鸿草上运动旅游综合体、林海农旅休闲、公园城市、全民活动中心、当涂经开区滨江文体中心、雨山区滨江田园综合体、阳湖塘湿地公园等项目。

  7.健康养老服务。建设马鞍山市智慧养老产业园、和县香泉特色康旅小镇、医养健康产业园、石杨思目田园综合体、花山区润园养老、颐然社区养老、雨山区养老服务业综合园区、市经开区年陡镇医养结合中心、慈湖高新区健康小镇等项目。

  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按照“一个行业、一个专项政策、一个服务平台、一批示范企业”要求,加快打造“工业大脑”,应用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及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促进制造业提高效率、提升品质、降低能耗。推进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展融合创新。加快建设马鞍山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中国联通5G创新中心-马钢联合实验室等新型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业态模式创新,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提升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和保障能力。推动各开发区、新兴产业集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触网登云”,推动工业企业云化改造和云端迁移,带动企业上云、上平台。

  依托信息化助力产业升级。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开放拓展应用领域和场景。推动产业园区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各类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交换、流程并联协同,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围绕创新资源、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与长三角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机协同与合作互动。建设数字驱动型经济,重点推动制造、交通、医疗、物流、商贸、旅游等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第二节 加快培育数字产业化

  构建产业发展平台。积极融入长三角G60、G42“科创走廊”,加强与国内数字经济重点区域和先进城市的协同联动及优势互补。强化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应用,加快打造花山区软件互联网、慈湖高新区通信通讯和郑蒲港新区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具有综合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的数字经济特色小镇、小微园区、双创示范基地、开放式创业街区、高端众创空间。推进各类平台创新成果产业化,支持企业加快构建一批互联网双创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双创”新格局。打造千亿级互联网小镇,力争“十四五”末,马鞍山互联网小镇产值达到1000亿元。

  厚植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加快5G应用,形成覆盖城区及室内环境的5G网络,完善物联网部署。前瞻布局,推进6G、IPv6、新一代无线局域网等新型技术的应用研究。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围绕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行业,重点突破工业传感器、系统软件、高可靠嵌入式控制系统等技术。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依法落实企业信息安全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建立并完善以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为主导、第三方测试机构参与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提升数据资源经济价值。培育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创意、移动传播、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加快“电商马鞍山”建设,推进花山软件园提档升级,结合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和综保区平台,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发展服务衍生制造,建立跨产业的信息融通平台,支持构建农业、工业、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的场景。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研究建立促进企业登记、交通运输、气象等公共数据开放和数据资源有效流动的制度规范。

  第三节 推动城市数字化建设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打造“城市大脑”,整合数据资源,强化数据应用,优先推进交通、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等领域开展城市大脑应用场景建设,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大数据开放共享和广泛深度应用,提高信息资源配置和利用能力,实现政府信息和社会信息交互融合。建设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推动跨部门协同联动,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对接“皖事通办”平台,不断丰富服务渠道,推动政务服务移动端、电脑端、电视端、窗口端、自助端同步发力,拓展服务内容,推动实现“皖(万)事如意”。

  推进信息化服务民生。统筹教育项目资金,支持智慧学校建设,鼓励利用优质数字资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发展智慧医疗,参与全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建设覆盖医疗、医保、医药、公共卫生领域的综合管理平台,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辅助诊疗系统试点,打造省级基层智慧医疗和家庭医生服务示范区。推进智慧养老云平台建设,实施智慧养老机构创建工程,探索推行基于互联网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打造数字警务,建设智慧公安,积极推动感知泛在和城市管理要素数字化,着力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智慧社区,加快建立社区综合管理平台,融合社区服务资源,推广社区网格化数字管理模式,构建开放的社区服务综合体。在有条件的乡镇开展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网络安全制度,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加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优化关键信息系统的安全应急预案,强化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提高信息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强密码技术在涉密信息系统和重要数据保护中的应用,强化密码对特别行政、交易安全和信息保护等方面的保障作用。加强云计算服务网络安全管理,推动党政部门采购使用通过网络安全审查的云计算服务。落实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责任制,加强重点领域的工业控制系统和关键设备评估和安全检查制度。

   

  专栏9 智慧城市建设工程

  1.“城市大脑”。建设完善城市大数据中心、城市算力中心、时空大数据云平台等共性基础性支撑平台,夯实城市大脑基础设施;搭建城市业务中台、城市智慧中枢,塑造城市大脑基础能力;围绕政务服务、医疗、交通、环保等领域开发智慧应用场景及可视化驾驶舱建设,逐步拓展城市大脑应用领域,分批打造具有马鞍山特色、省内领先的典型应用。加快建设协同指挥运营中心,整合公安、应急、城管、市长热线等方面资源,建设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接入各委办局和县(区、园区)业务数据,形成“马鞍山城市运行状态全景图”,实现城市运行态势的全面感知、城市治理的高效协同的目标。深化智慧公安建设,推进公安大数据和新技术手段建设,全面提升警务工作的数字化战斗力和智能化水平。

  2.数字孪生城市。从马鞍山核心城区的数字呈现、网络互联到智能体验进行全方位谋划,实现数字城市与物理城市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治理,对物理世界的人、物、事件等所有要素数字化,并依托可视化时空信息一张图,在公共服务、城市管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实现一张图实时掌控城市运行态势,确保城市管理工作的整合化、可视化和高效化。

  3.人工智能服务平台。集成运用探测传感、视频图像信息分析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等多种技术,对市内重点公共区域安防设备智能化改造升级,构建公共安全智能化监测预警平台,并将全市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医疗、教育、文旅、城建等应用服务集成到平台上,实现统一资源调度和管理。

  4.数字政务云平台。按照省级政务云平台技术框架,建设完善马鞍山市统一政务云中心,为市级政务部门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及安全等各类云计算基础设施资源、相关软件和服务,满足跨部门业务协同、数据共享与交换等需要。打通省市县三级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促进大数据在民生、市场监管、政府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应用和按需公开。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数字政府,为企业和市民提供高效透明、方便快捷的在线政府服务,大幅提升马鞍山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

  5.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程。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对政府部门、重点行业、重要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及时监控和定期扫描,形成适时反馈和定期通报机制,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保障信息系统运行安全有序。建立网络安全应急指挥平台,建立健全全市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协调指挥机制,构建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指挥体系,强化对各级网络安全报警事件的综合分析、通知响应、应急处理、事件全过程跟踪等应急处置工作,提升对公共信息系统突发网络安全事件处置和重要时段网络安全的保障水平。

   

  第六篇 突出扩大内需畅通循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马鞍山作为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在新发展格局中贡献更多更好的“马鞍山制造”。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与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创新区,推动马鞍山综合保税区与郑蒲港联动发展,打造安徽保税港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第二十章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

  拓展投资空间。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以高质量项目为引领,拓展投资新空间,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聚焦关键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城乡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谋划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围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支持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坚持“非禁即准、平等待遇”原则,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全面落实民间投资平等市场主体待遇,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自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能源、交通、市政公用事业、健康养老等领域。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执行核准目录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动态优化政府权责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拓宽民间投资领域,支持民间投资创新发展,落实国家和省PPP支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发力度,盘活存量资产。增强民间投资动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破解融资难题,有效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保障民间投资用地需求,加强民间投资人才智力支持,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优化政府投资。落实《政府投资条例》,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科学界定政府投资范围,以非经营性项目为主,建立政府投资范围定期评估调整机制,不断优化投资方向和结构,提高投资效率。优化政府投资方式,以直接投资为主,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加快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合理编制政府投资计划,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编制政府投资滚动计划,统筹安排使用政府投资资金的项目,规范使用各类政府投资资金。规范政府投资管理,改进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概算执行和造价控制,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度,推广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完善政府投资监管机制,加强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完善竣工验收和后评价制度,落实政府投资信息公开制度。

  强化项目支撑。加强“大、新、专”项目谋划建设,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围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节能减排等领域,谋划、筛选、储备一批成熟度高、吸引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的重点项目;建立动态重点建设项目库。坚持落实“四督四保”制度,持续开展“双集中”调度,抓实新建项目集中开工。压实续建项目集中攻坚责任,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强化跟踪督办,及时对账销号,确保开工真、落地实。进一步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和转化率,为增强投资后劲打牢基础。

  第二十一章 着力优化市场供给

  第一节 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

  积极推进质量提升。加快建设质量强市,深入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及应用,推进“一站式”服务试点。探索制定养老、家政、文化和旅游、健康等领域服务地方标准,推进服务标准化项目试点示范。在消费品领域全面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开展质量分级试点,倡导优质优价,促进品牌消费、品质消费。鼓励外贸加工制造企业创新商业模式,通过自营、合作等方式增加面向国内市场的优质商品供给。培育建设区域消费中心,推动网络购票、实名预约、分时预约等便民服务,提升“智慧景区”服务水平。

  加强自有品牌建设。认定和培育“老字号”,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中华老字号”、“安徽老字号”。完善相关工业设备(产品)评价标准和制度规范,提升马鞍山市制造业品牌影响力。着重发展农业“三品一标”,塑造具有竞争力的马鞍山农业品牌。打造夜间文旅、商贸、体育活动品牌。扩大马鞍山品牌消费,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引导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开展品牌研究。

  服务进口商品供给。推进申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建设,提升马鞍山综保区、花山软件园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依托跨境电商的服务平台,吸纳多种服务类型的电子商务类公司,主动扩大进口,进一步增加国内市场优质商品供给。依托马鞍山综合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1210”网购保税进口业务。落实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和相关监管政策,进一步畅通商品退换货通道。完善跨境电商运行监测体系,加快构建跨境电商“生态圈”。落实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的措施,积极探索离境退税便捷支付、“即买即退”等便利化措施。

  第二节 积极释放消费潜力

  全面促进消费升级。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程,开展放心满意消费创建活动。促进传统商业优化升级,支持百货店、专卖店等利用品牌优势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发展社区连锁便利店、蔬菜店、早餐店等业态,鼓励有条件的经营主体发展“网上超市” “网上餐厅”等线上零售新模式。推动闲置传统商业综合体加快创新转型,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加快培育住房租赁市场。积极推动“互联网+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推广。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发展信息绿色消费,以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5G终端消费快速增长。提升农村地区宽带用户接入速率。建立绿色产品多元化供给体系。积极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推进服务消费扩容。重点振兴文旅体育消费,发展租赁式公寓、民俗客栈等旅游短租服务。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融合发展,培育冰雪运动、山地户外、电竞运动等体育消费新业态。引导扩大健康养老消费,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构建“互联网+家庭式”共享养老模式,发展老年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积极培育家政托育消费。打造智慧家政服务平台,推动家政服务向高级管家、育婴早教、涉外保姆等现代服务拓展。加强家政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家政服务保险制度。推动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幼儿园。

  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培育数字生活新消费,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加快培育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餐饮等“云经济”“云消费”,拓宽智能看护、智能家居等新领域,推广智慧出行、3D教学、刷脸就医等数字化服务。加快商业实体数字化改造,发展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宅消费新模式,全面提升商业街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街区。发展夜间经济,培育壮大夜间经济集聚区,鼓励经营单位提升改造夜间消费载体,延长营业时间,拓展夜间消费服务类型。

  推动农村消费升级。重视乡村消费需求,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加快农村吃穿用住行等一般消费提质扩容,引导农村居民增加交通通信、文化娱乐等领域消费。鼓励和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市场拓展。支持各类企业设计、生产适合农村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的新产品、优服务,严格防控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市场。深入开展城乡高效邮政、快递配送专项行动,健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第二十二章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第一节 强化与安徽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

  推动郑蒲港新区、市经开区、慈湖高新区与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启动建设联动创新区。支持郑蒲港新区围绕集成电路产业与合肥市共同打造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支持市经开区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加强产业合作;支持慈湖高新区围绕节能环保及新材料、电子通信等产业加强产业合作。探索自贸试验区创新制度在马鞍山市复制推广,推进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以综保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备案创新为契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

  第二节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发展对外经济。借助高层次展会平台展示马鞍山在设计施工方面的比较优势,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推动并实现一批制造业企业到境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一批有条件企业到境外进行矿产、农业等资源的合作开发,一批对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劳务企业向总承包项目和高级劳务合作发展,一批境外投资企业形成自己的品牌、销售网络。支持企业以EPC(设计—采购—建设)、PMC(项目承包管理)、BOT(建造—经营—转让)等方式承接“一带一路”工程项目,鼓励以总承包方式对外承接重大工程项目,有效带动国内设备、技术等出口。积极争取国家援外项目,鼓励企业承建国家援外项目,以对外工程承包、设计和咨询项目承接援外工程。加强与央企、大企业的合作,建立和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完善对外劳务合作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外派劳务监测、预警和安全保护机制,促进对外劳务合作规范发展。

  实现外贸进出口提质增效。坚持稳存量、促增量、优结构并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加工贸易价值提升、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外贸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出口产品内循环渠道。借助长三角地区外贸专题培训和高层次展会平台提升外贸发展水平。充分利用宝武集团长三角绿色发展智慧制造工程和吉利商用车项目机遇期,推进“新基建”“新材料”等优进优出项目落地;充分利用国家和省促进贸易梯度转移激励政策,积极引进一批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龙头带动型项目,谋划储备一批新增长点项目。发挥海峡两岸产业转型转移示范基地、安徽中英(当涂)国际合作生命健康产业园等平台效应,深化对台对外经贸合作。以省跨境电商产业园、国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创建为契机,着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品牌知名度高的国内外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引领本地跨境电商企业发展。鼓励传统企业运用跨境电商开拓国际市场。以马鞍山综保区为核心,全面梳理全市产业集群,引导企业“上线触网”,形成“产业集群+跨境电商”新模式。打造一流跨境电商生态园区,推进综保区与全省和全市高校合作,打造全市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

  第三节 打造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

  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深化开发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积极下放市级、县级管理权限,推动开发园区创新发展。推进郑蒲港新区法定机构建设试点,成熟经验逐步向其他园区复制推广。支持各开发园区开展人事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全面建设创新型智慧园区,持续推进博望高新区,马鞍山综保区等创新型智慧园区试点建设,实现开发区基础设施现代化、政务服务高效化、企业管理智能化、社会服务精细化。完善开发区配套服务功能,合理配置科技、学校、医院、公交等公共服务资源,加快由单一生产型向产城融合转变。到2025年,市经开区建成超千亿园区,慈湖高新区、当涂经开区力争达千亿。郑蒲港新区奋力打造500亿元园区、加快建设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半导体产业集群,力争在全省开发区考核中位居前列。其他开发区积极对标全省开发区考核三十强。含山经开区、和县经开区全区经营销售收入达600亿元、雨山经开区超500亿元,力争跻身全省开发区考核前三十名。博望高新区全区经营销售收入达200亿元,建设以高端数控机床为主导、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创新驱动发展的特色园区。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第5张图片-博鱼官方(中国)官方网站

   图5 开发园区分布示意图

  拓展对外合作平台。打造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常态化开行合肥-郑蒲港铁水联运,推动合肥中欧班列与郑蒲港联动,开通郑蒲港至国内外的直达班轮。加快临港产业聚集发展,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内陆港、航空港互通协作,鼓励货物中转、多式联运等业务,拓宽延伸开放通道。协调推进皖江深水航道建设及江心洲至乌江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建设。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发挥马鞍山综合保税区与郑蒲港“区港联动”功能优势,努力把郑蒲港打造成安徽保税港区。加大粮食、水果、冰鲜、汽车整车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申建力度,加速形成平台叠加优势,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建设安徽中英(当涂) 国际合作生命健康产业园。支持慈湖高新区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创建“安徽省国际合作产业园”。

   

  专栏10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工程

  1.马鞍山综合保税区。推进马鞍山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引导全市外贸企业利用综保区平台开展进出口业务。加快产业招商,加速电子信息、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发展。探索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保税检测和全球维修业务等业态。发挥更大的平台、通道作用,运营好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加大粮食、水果、冰鲜、汽车整车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申建力度,加速形成平台叠加优势,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打造辐射中部乃至全国的进口商品交易、集散和分拨中心。

  2.国家一类口岸。加快口岸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强化口岸核心能力。优化口岸布局,依托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提升开放能级,加快推进郑蒲港二期工程,支持以铁路运输为纽带的中欧班列、“铁水联运”等多式联运,壮大口岸经济。深入推进海关监管方式创新,推进“三互”大通关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度。加强与沿海、沿江口岸协作,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3.对台合作平台。依托“海峡两岸(马鞍山)电子信息博览会”、“海峡两岸节能环保产业论坛”等主体平台,建设好“海峡两岸产业转型转移示范基地”“海峡两岸节能环保产业合作示范园”“博望台湾精密机械产业园”,重点加强与长三角、闽三角、珠三角台商协会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两岸各地台协会活动,加强商会协会招商、以商招商,全面提升对台招商实效。

  提升招商引资水平。突出招大引强,主攻“链长”“群主”项目,切实做强增量,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集群发展。突出2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各省级开发园区全力突破百亿级旗舰项目,国家级开发区每年引进1-2个百亿级主导产业项目。实现由数量发展向质量提升、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加快引进具有较强带动力、辐射力和示范效应的龙头企业。在招商引资中,杜绝引进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突出绿色环保、科技含量、投资强度、亩均效益等标准,完善产业项目准入机制。健全“一把手”招商机制,完善招商“一盘棋”工作机制,强化产业统筹、项目统筹、政策统筹、要素统筹。改进招商考核方式,实行招商项目从签约、开工、投产、达产到转化为规上企业的全过程全链条联动考核。

  突出精准招商。坚持专业招商、精准招商,创新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龙头企业配套招商、引进战略投资者招商、合作园区招商等方式,形成政府、企业、中介、商协会等协同招商的工作格局。围绕全市“1+3+N”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总体要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中打造智能制造、通信通讯、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N个产业集群,深化产业研究,强化招商线索跟踪落实,及时更新重点招商项目信息库。健全全市各载体和驻外招商机构信息联动和招商项目市内异地流转利益共享机制,协调推进“双招双引”。加强招商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专业化、市场化的招商引资新模式新机制,切实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转化率。

  高质量引进项目。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聚焦“一高三强”(绿色程度高、创新研发强、亩均效益强、引领带动强),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大型央企、行业龙头、知名民企,积极引进体量大、质量高、带动性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机遇,紧盯“苏浙沪”、“南京都市圈”地标产业,推进人工智能、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长三角重点领域的产业布局协同配套、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力争把马鞍山打造成长三角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基地。探索建设“研发飞地”,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科创成果在马鞍山转化,引进拥有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强的高新技术项目。

   

  第七篇 充分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

   

  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对标南京、“杭嘉湖”,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打造亩均效益评价和“标准地”改革2.0版,推进金融信贷、创新要素等差别化配置资源,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等优势。

  第二十三章 培育更多充满活力市场主体

  第一节 做优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

  保障国有企业加快发展。支持服务宝武马钢、中冶华天、中钢矿院、中钢天源等国企在马鞍山发展。推进钢城深度融合,支持宝武马钢多元化发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千亿级支柱企业。推动江东控股集团等国有资本平台市场化转型,做大资产规模,提升产业投融资能力。积极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股权多元化,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做好国有资产资源配置。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新型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服务领域。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科学合理界定政府、国资监管机构及企业集团和所持股企业的权力边界,健全权责利相统一的授权链条,进一步落实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纵深发展。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引导企业做强做精主业,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市属监管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化用工制度,着力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以江东控股集团为重点,在健全完善集团运营机制和加强规范董事会建设的基础上,依法适时将部分监管事项授权于企业,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二节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减轻民营企业税费负担。及时将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国家、省、市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严格执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政策,清理、规范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行为。降低企业用地、用能、用工等经营性成本。

  缓解民营企业资金压力。鼓励银行机构压降成本费率,支持银行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发展便利续贷业务和信用贷款,提高中小微企业“首贷率”和信用贷款占比。支持和鼓励担保机构加大对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实施民营企业上市(挂牌)推进工程,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积极争取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和优质“专精特新”企业。做好《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贯彻落实工作,杜绝“新官不理旧账”。

  壮大民营企业数量规模。深入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计划,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和“单打冠军”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省“三重一创”“一室一中心”、科技创新、制造强省、产业扶持等系列政策措施,在项目准入、资金申报、政策兑现等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小微企业上规模,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促进民营经济总量、质量同步提升。

  构建良性互动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完善政企对接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持续开展“四送一服”,深入推进精准服务和服务企业全覆盖。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总结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先进经验和民营企业家典型,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更多的民营企业家脱颖而出,鼓励并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参与国家、省、市级荣誉评选。

  第二十四章 提升财政金融发展水平

  增强财政综合调控能力。加强财政引导作用,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发挥税收调节功能;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和政策性银行作用,发展产业金融,加大对主导产业、优势培育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优先统筹用于保障民生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扩大政府债券发行,持续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制度,构建开展地方政府债务动态监控常态化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隐性债务存量。

  完善现代财税制度。强化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完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有效增强和提升财政资源配置的完整性、有效性。理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市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根据政府管理实际需要和财力供给可能,强化财政政治功能,妥善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提高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财政收支实行“一个盘子”管理,强化政策集成和资金协同,提升财政支出综合效能。建立健全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机制、新增资产和存量资产挂钩机制,整合部门各类资金,增强国家、省和市重大项目任务的财力保障,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和效率。全面推行财政绩效管理,加强财会监督,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坚守底线思维,做好风险防控。

  鼓励支持金融发展。加大企业上市挂牌培育力度,到2025年,实现主板(中小板)上市企业数量翻番,达到20家,力争25家,累计新增直接融资900亿元;信贷规模翻一番,达到4200亿。实行金融适度超前发展,搭建政银企“线上+线下”对接合作平台,引导金融资本重点支持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等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加金融机构数量,加快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组建,支持农村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探索推动设立城市商业银行,探索建立再担保体系试点,谋划建立市级融资再担保公司。用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红利,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理顺健全地方金融监管机制,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第二十五章 建设更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

  第一节 维护宽松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提升外商投资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方式,放宽外商准入限制、削减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努力保障外商合法权益。继续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持续创新监管方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大数据监管和智能监管。完善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制度。

  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坚持存量清理与增量审查并重,提升公平竞争审查权威和效能。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新要求和基本审查规则,建立健全定期评估、动态清理长效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实际运行中产生的排除、限制竞争问题。加快构建全面覆盖、规则完备、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审查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和回应机制。

  第二节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发挥亩均效益评价牵引作用。强化“亩产、绿色、科技”导向,打造亩均效益评价2.0版,完善综合评价体系,推进土地使用税、金融信贷、创新要素等差别化配置资源,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施优质企业做大做强专项行动,加大正向激励,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实施潜力企业提档升级专项行动,建立重点潜力企业培育库,推动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专项行动,分行业开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铸造产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加快铸造产能置换,争创全国铸造行业转型升级试点市。持续推进低效企业、低效用地倒逼退出专项行动,采取差别化政策、环保执法等行政和经济措施,加大企业并购重组、破产清算和破产重整力度。

  着力畅通要素循环。畅通劳动力要素循环,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拓宽劳动力和人才流动渠道,建设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衔接劳动力、人才合作交流机制,依法依规畅通企业、社会组织人员进入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渠道。畅通资本要素循环,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为先进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技术、数据要素市场,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利用、开放共享和安全保护,以政务大数据带动民用、商用大数据协同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提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水平。打造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体系。

  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地同权。调整完善产业用地政策,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盘活存量和低效建设用地。

  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充分尊重体现技术、知识、管理、数据等要素价值。深入实施工业用电差别化电价、加价改革,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完善非居民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环保、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价格机制。

  建立便捷高效的要素交易机制。健全完善各类市场化交易平台,拓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健全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引导培育大数据交易市场,依法合规开展数据交易。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第二十六章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引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打造“标准地”改革2.0版,实行“出让标准化、评价区域化、受理容缺化、审批模拟化、监管全程化”,做到“拿地即开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深化“最多跑一次”和企业“一件事”改革,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机制,推行“无差别全科受理”,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进一个门、取一个号、跑一个窗、办一件事”。实现投资项目全流程申报审批,批复文件在线出具、自主打印。推进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竣工验收前“最多80天”改革,低风险小型项目“最多20个工作日”。开展“一照多址”改革,进一步简化平台企业分支机构设立手续。放宽新兴行业企业名称登记限制,推进经营范围登记规范化。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做实政务公开。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域通办、就近可办”,推行不见面审批,更好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持续优化“四最”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推动包容审慎监管。创新“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等监管模式,建立包容审慎监管目录库并动态调整,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推动“四送一服”常态化,健全问题响应、流转交办、解决答复、跟踪督办闭环管理机制,建立政策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机制,健全专业化中介机构推进惠企政策落地制度。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建立营商环境问题移交查办机制,加大对反面典型的查处和曝光力度。健全重大决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听取和回应群众诉求。

   

  第八篇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城乡统筹、“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把全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市域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和运营模式,推进城市建设和治理现代化,提升城市内涵。有序开展“城市双修”,谋划建设高铁新城,打造未来城市实践区。坚定不移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分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积极创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第二十七章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第一节 优化城市发展格局

  统筹城市布局。坚持统筹规划和规划统筹,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坚持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的总体思路,加强中心城区建设引领,确立市域城镇体系,推进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支持当涂县城按照中心城区标准建设,支持博望区、郑蒲港新区打造城市副中心,支持和县、含山县提升县城建设水平,发展综合型、产业型、农业型、旅游型等四个类型城镇,打造多片区特色乡村。实施跨江发展规划,每年支持含山县、和县、郑蒲港新区集中力量办好一件大事,加快构建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新格局。适时推动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做优中心城区。围绕宁马城际、巢马高铁沿线推进城区拓展,加快秀山新区发展,开发阳湖塘片区。实施城市有机更新,谋划主城区快速通道建设,推进中心城区205国道外迁和沿线地块开发,有序实施城区工业用地“退二进三”。打造公园城市,以雨山湖片区为重点,打开亲湖亲水亲山亲绿界面。打造新型城市功能单元,完善功能配套,丰富服务业态,积极开展未来社区建设试点。推进示范道路、美丽街区建设,保护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合理开发利用老街巷、老厂区、老建筑等,完善配套设施,转变空间功能,既保留城市记忆又激发城市活力、提高城市品质。加快构建中心城区数字化、信息化、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着力推进中心商务区建设,完善商业网点布局,打造一批各具商业特色的专业街道。

  促进新城区繁荣。系统谋划建设对标国际、对接长三角的现代化高铁新城区。围绕马鞍山高铁南站商圈,建设马鞍山高铁南站南、北广场、停车场与周边商业配套,高标准规划设计建设金山湖国际会展中心,打造新城新地标建筑,加快繁荣新城区。在主城区着力打造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新能源新材料研发中心、电子信息等产业基地,打造未来城市实践区。推动主城区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有序开展“城市双修”,重点完善市政管网设施,推进城区环卫、电力、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等重点市政工程建设。完善市政路网,加快棚户区、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及电梯维护保养工作,补齐公共交通、停车场等短板,提高公共绿地建设水平。实施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工程和城市内涝治理整体工程,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强化违法建设治理长效机制。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加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提高城市美誉度。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第6张图片-博鱼官方(中国)官方网站

   图6 马鞍山市空间格局示意图

   

  专栏11 城市发展总体布局

  1.市域总体空间格局。城市东进,产业南拓;构筑一江两岸多节点,城镇主要沿江发展;突出东部湖区、西部山区的自然地理格局;汇入长江的主要水系建设为蓝绿廊道,穿插在城市组团间;加快建设形成“一城一区、四廊七板块”的市区空间格局。

  “一城”:依托中心城区(服务市域),打造全市公共服务中心,重点提升城市要素吸引力、辐射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一区”:依托宁博一体化示范区(面向区域),打造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跨界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宁合都市圈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安徽双循环发展的践行区、马鞍山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四廊”:宁马城际廊、湖北路廊道重点链接城区主要发展空间,串联慈湖、雨山湖城市中心、阳湖塘和南站一线;扬马巢城际廊、博宁公路廊道重点链接区域功能,强化与禄口机场的联系,以及面向合肥发展,联系博望与禄口新城。

  “七板块”:依托中心城区,打造生态滨江、品质主城、活力秀山、智造南部、风景东郊5大板块;依托博望,打造示范区、博望城区2大板块(示范区、博望城区)。

  2.马鞍山高铁南站商圈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围绕巢马扬城际铁路马鞍山南站,推动以金山湖为中心新城镇建设,打造产城一体化宜居宜业园区,提升园区竞争力,推动南站商圈与当涂北部新城建设融合发展。

  3.棚户区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大中心城区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力度,重点推进雨山湖周边、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到2022年,完成棚户区改造13668户、老旧小区改造200个。

  4.长江供水工程。实施巢湖长江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

  5.燃气设施建设与管理计划。建设天然气场站加压气站(调压站)规模60座、改造低压管线、天然气高压管网与储气项目、新建燃气管道等共56公里,新建燃气系统监控平台 60 座。

  6.海绵城市试点计划。秀山片区、慈湖西片区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公共建筑类海绵建设工程共15处,总面积约424公顷。道路海绵改造工程共19公里。公园绿地类海绵建设工程共3项。

  7.地下空间利用计划。推动地下空间功能综合,优先建设地下交通、市政公用、防灾等设施,适度建设地下公共服务、商业、物流等设施。重点建设区域:市级中心、交通枢纽地区地下空间,包括市级中心、马鞍山东站、东部片区中心三片核心地区;“两廊”:沿城市轨道交通预留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地下空间廊道,重点开发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地下空间。

  8.园林绿化建设计划。市区新建公园1-2处。

  构建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新格局。按照市县一体、城乡一体发展理念,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无缝对接,进一步提升全域马鞍山跨江融合发展水平。集聚两岸人力资源、农副产品、旅游资源、技术及产业等多元优势,统筹长江以东和长江以西地区协调发展。做好全面脱贫工作。实施精准扶贫,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全市高水平全面脱贫。推进含山县、和县高质量发展,发挥郑蒲港的“桥头堡”带动辐射作用,集聚腹地资源,促进一江两岸间产业的合作协同,加速城市功能的互补整合、城乡的统筹建设,实现市域内一体化发展。

  增强一江两岸互联互通。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均等普惠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增进两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展过江通道前期研究,合理安排慈湖、湖北路、九华路以及龙山路等过江通道建设时序,力争“十四五”期间启动建设1-2条过江通道。持续缩小两岸居民收入差距,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同城同待遇”。

  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各地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实现错位发展和产业互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干部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强化创新能力,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和特色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绿色智能铸造、智能家电、新材料等产业,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实现“全覆盖”,促进县域特色产业提质量、创品牌、增效益,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

  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抓紧补齐城镇公共卫生、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市政设施、产业配套等方面的短板弱项,提升含山、和县、当涂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有效提升环峰、历阳、姑孰等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能力。推进中心城区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下沉。扩大经济发达镇经济社会管理服务权限,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第7张图片-博鱼官方(中国)官方网站

   

  专栏12 县区、开发园区发展定位

  到2025年,当涂县在全省县级持续位居前列,和县、含山县进入前30位,花山区、雨山区进入全省城区第一方阵,博望区建成省际毗邻地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市经开区成为千亿级园区,慈湖高新区向千亿级园区迈进,郑蒲港新区基本建成江北现代化新城区。

  含山县:加快绿色智能铸造产业集群(基地)建设,延伸拓展制冷装备、节能环保、汽车零部件、建材新材料产业上下游链条,培育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家电、通用航空等产业,构建“1+4+N”现代产业体系。奋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样板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县、绿色健康食品供应地、休闲度假旅游“后花园”、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城”,建设新时代“智造新城、山水名郡”。

  和县:培育壮大智能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四大高成长性主导产业,发展文旅产业、临港临空经济两大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4+2+X”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奋力打造滨江生态产业新城,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美丽新和州,努力擦亮“山水和州、江北新城”新名片。

  当涂县:实施工业发展“11231”行动(“1”即智能家电省级特色产业集群;“1”即生物医药市级产业集群;“2”即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3”即冶金压延、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三大传统产业;“1”即力争实现工业产值1000亿元),打造智能家电、生物医药、智慧物流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在全省争先进位、冲刺全国五十强,奋力争当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花山区:以软件互联网、文旅休闲、港口物流、现代商贸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一园五区”(马鞍山软件园、秀山新区、濮塘休闲度假区、中心商务区、沿江港口工业区和高铁新区)载体平台的战略定位和空间布局,打造宁马合作样板区,力争建设成为安徽东部的生态之门、创新之门、产业之门和旅游之门。努力打造千亿级“互联网小镇”。

  雨山区:做大做强智能装备(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磁性材料)等产业,加快形成若干百亿级产业集群,构建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两山”理论实践样板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博望区:以博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博望中心城区、博望高新区为引领,以产业综合发展轴串联三镇向外延伸,以北部横山文化旅游片区、中部产城一体化发展片区、南部特色科技生态农业片区为支撑,重点发展以高端数控机床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和高端商贸、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建设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产城融合示范区、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样板区、都市圈城市宜居宜业生态高地、马鞍山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市经开区:围绕“3+2+1+N”产业体系,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食品加工三大优势主导产业,聚力发展绿色食品、新能源及汽车产业集群,做优轨道交通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千亿级现代化生态产业园区。

  慈湖高新区:做精做强节能环保及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壮大电子通信、智能制造两大新兴产业,构建以港口物流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着力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建成“百亿产业、千亿园区”,打造长三角跨区域合作样板区、安徽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马鞍山创新驱动崛起增长极。

  郑蒲港新区:围绕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完善产业链,着力建设郑蒲港新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及相关配套产业集群(基地),打造华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半导体封装测试产业集群。注重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打造产城一体的高品质江北现代化新城区。

  保障农产品生产供应。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实施“两区”建管护行动计划,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开展节约粮食行动。稳定生猪、家禽、牛羊养殖,不断提高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水平,保障肉蛋奶生产供应。建立健全重要农产品收储调控体系,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加强农业风险管理和灾害预警能力建设,增强农业风险抵御能力。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一县一特”全产业链创建,发展优质粮油、生态水产、特色畜禽、精品果木、精细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积极创建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实施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到2025年,培育百亿产业集群3个,国家级产业强镇1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个、省级30个。

  全面提升农业发展平台。将农业平台建设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明确功能定位,加强对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园等平台的整合提升,强化绿色导向、科技创新、标准引领和质量品牌建设,汇聚发展要素,高标准推进农业平台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平台发展能级,引导企业集聚发展,示范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支持和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当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含山全省首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分别打造长三角地区蔬菜和水产育苗、生产资料生产交易集散中心、绿色健康食品供应地。

  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农产品加工园等园区,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农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新技术渗透、产城融合、多业态复合等各具特色的融合类型,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推进强县、强园、强企建设。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支持含山、和县、当涂申报创建国家(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县。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基地。加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加大农业保险支持。

  发展品牌农业。实施农产品认证登记发展计划、农产品商标品牌升级行动,培育扩大“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总量规模,支持企业申报驰名商标。到2025年,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达350个,各类品牌农产品、品牌企业达300个。规范品牌授权管理,加大品牌营销推介,提高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和带动力,创建“当涂螃蟹”、“和县辣椒”、“和县甜瓜”、“含山大米”等农产品地理标志。打造市级公共品牌商标。

  加快农业产业融入长三角步伐。开展面向长三角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类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到2025年,创建“一县一特”全产业链示范单位3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30个以上。面向长三角实施精准招商,每年农业招商引资总额200亿元以上,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数达20个以上。加快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

  开展“数字农业”建设。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深入开展“互联网+农业”行动,强化物联网、地理遥感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试点示范,支持数字植物工厂、养殖工厂、育种工厂建设。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培育计划,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主体培育、特色品牌创建等电商培育行动,持续扩大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和经营主体数量。到2025年,全市农村电商经营主体达到300家以上,网络销售额超21亿元。

  第二节 建设特色田园乡村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科学划定村庄类型和乡村布局体系,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合理确定县域村庄布局和规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邮政、快递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持续提升农村信息通信服务水平。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提升村庄设计和农房设计水平,避免千篇一律的建设风貌,提升农房建设质量。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推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资源向农村倾斜。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持续开展美丽乡村省市级中心村建设,到2025年,实现聚集提升类和特色保护类村庄美丽乡村省市中心村建设全覆盖。

  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休闲农业重点项目、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六大要素,重点建设含山褒禅山、和县鸡笼山、当涂大青山、江心洲(花岛)、花山濮塘、雨山滨江、博望横山等7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每年在片区内遴选生态禀赋优越、自然景观优美、特色产业鲜明、人文内涵厚重、区位条件便利、人口规模适中(50户以下)1-2个村庄,开展农文旅融合的特色田园精品乡村建设。打造点面特色突出、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推动美丽资源价值转化。完善乡村振兴7大示范片区旅游设施,建设环大青山、围乌路、313省道、226省道、105省道等美丽交通走廊,串联乡村振兴7大示范片区,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到2025年,实现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年营业收入10亿元,成为长三角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卡地,推动乡村“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化。

   

  专栏13 农业农村品质提升工程

  1.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工程。支持引导与长三角地区有较好合作基础、有优势的经营主体,开展面向长三角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建设。至2025年,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30个以上。

  2.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总投资50亿元,含山县、和县、当涂县、花山区、市经开区实施厕所改造、粪污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生活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道路建设及绿化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水环境治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3.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工程。总投资20亿元,每年在含山褒禅山片区、和县鸡笼山片区、当涂大青山片区、江心洲(花岛)片区、花山濮塘片区、雨山滨江片区、博望横山片区等7大重点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片区)内遴选生态禀赋优越、自然景观优美、特色产业鲜明、人文内涵厚重、区位条件便利、人口规模适中(50户以下)1-2个村庄,开展农文旅融合的特色田园精品乡村建设。

  4.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计划投资4.5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0万亩,对原有建设标准较低项目进行提质改造,开展土地平整和涵闸、道路、泵站、沟渠、农田林网等建设。

  5.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计划投资1亿元,支持马鞍山农产品产业镇、村建设农产品预冷、清选分级、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设备,推动完善一批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营的田头市场。

  6.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计划投资5000万,建设市级陆生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测区域中心,完善县级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和乡镇畜牧兽医站,更新改造动物卫生监督设施设备,统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理中心建设,市、县分级建设动物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储备库。新建或改扩建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

  7.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工程。实施要素集聚建园、产业融合强园、绿色发展兴园、创新创业活园等行动,加强对现有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园区的整合,促进园区生产、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等全产业链开发,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

  8.天邦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项目。总投资22.5亿元,在和县建设年出栏总规模达150万头现代化生猪育肥场。

  9.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村级益农信息社,面向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服务。到2022年,全市益农信息社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开展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建设。建立农业综合数据中心,形成全市农业地理信息服务“一张图”。到2022年,建成农业物联网示范点100个、村级农业信息站(益农信息社)300个。

  10.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在全市基本实现村民组通硬化路的基础上,加速农村路网提档升级,建设一批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有序推进进村入户道路建设。

  11.农村电网建设工程。实施农网改造升级,优化提升农村网架结构,全面提升三县绝缘化率和负荷转供能力,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衔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推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土地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力度,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加强对乡镇审批宅基地监管,防止土地占用失控。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进一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探索设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全面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成果。进一步健全集体经济组织,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实行民主决策和管理。探索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村民委员会事务和集体经济事务相分离的模式。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探索制定维护进城落户农民集体收益分配等权益的办法。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坚持党建引领、市场主导,深入实施“培强扶优消薄”工程,强化要素保障、政策配套、智力支撑,每年扶持一批优质发展项目、建成一批抱团兜底项目,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消除,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70%,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30%。

  第四节 提升乡村发展内涵

  加快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鼓励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加快发展,鼓励发展农机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导发展合作社联社和农业联合体。培育一批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到2025年,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00家、家庭农场3500家。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村善治水平。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优化便民领域办事流程,夯实乡村治理基础。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负责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乡村社会治理格局。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分类做好脱贫攻坚政策统筹衔接,构建防止返贫、应对相对贫困和扶贫产业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继续做好产业扶贫,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能力,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不断提高脱贫质量和成色。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建立农村“五保户”、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专人包保、长效帮扶机制。向相对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开展扶产业促增收、扶生态促整治、扶新风促文明、扶堡垒促引领、扶短板促提升“五大行动”。

  第二十九章 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第一节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合法权益,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积极推动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常住人口落户城镇,全面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能力。通过开展培训、宣传等活动,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技能。加大企业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认同感。

  推进城乡设施服务一体化。推进实施城乡统筹的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城乡联结的冷链物流、城乡农贸市场一体化改造、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一体化布局、市政供水供气供热向城郊村延伸、乡村旅游路产业路等城乡联动建设项目,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整合城乡电商服务资源,构建联结城乡的商贸流通平台。加快发展城乡教育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提供服务保障。

  第二节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创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积极推动博望区、当涂县创建国家、省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围绕城乡要素资源流动、土地改革、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等积极探索,创新思路举措,尝试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争取多层面政策红利,探索设计多层次“乡村振兴产品”“城乡融合发展产品”,吸引更多的资本、人才出城入乡,绘制马鞍山农村现代化的美丽画卷。

  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围绕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的5种载体具体形态,推动城乡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把特色小镇作为城乡要素融合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和县香泉小镇、花山互联网小镇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快建设郑蒲港半导体小镇、运漕艺术创意小镇、当涂智能家电小镇和诗歌小镇、慈湖高新区智慧小镇和健康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进一步完善小城镇联结城乡的突出功能。把农业园区作为重要平台,优化提升各类农业园区。

   

  第九篇 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立足马鞍山发展基础,以提升与南京、合肥、上海以及长三角其他主要城市互联互通水平为重点,加快布局规划 “两纵两横”交通运输通道,构建区域快速通达轨道交通网,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安全便捷、内连外通的高等级公路网和城乡公路网,优化提升水资源配置效能,完善现代水利设施体系,推进地区能源结构优化,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三十章 打造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第一节 积极拓展轨道交通网络

  建设快速铁路“十”字骨干通道。“十四五”期间,建成巢马城际铁路、扬镇宁马铁路,打通长三角区域快速铁路骨干通道,与宁安城际铁路形成“十”字形快速铁路新格局。协同推进安徽省北沿江铁路前期工作。

  构建市域铁路“通勤环形圈”。建成宁马城际铁路,推动宁和市域线(二期)、马鞍山至郑蒲港线、马鞍山至博望线等市域铁路纳入相关规划并适时启动建设,构建南京都市圈市域铁路“通勤环形圈”。谋划推进滁马城际、南京-和县-含山-巢湖轨道交通市域线等。

  提升铁路综合运输承载能力。完成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提高综合运输能力,推进郑蒲港铁路运营达效。依托马鞍山南、马鞍山东、郑蒲港站等铁路重点站场,建设多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的综合交通枢纽。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第8张图片-博鱼官方(中国)官方网站

   图8 马鞍山市“十四五”铁路及过江通道建设项目示意图

  第二节 加快完善内连外通公路网

  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以完善路网布局、提升通行能力为重点,推动构建“三横三纵”高速路网格局。加快推进宁马高速“四改八”、芜合高速芜湖至林头段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宁和高速、沪武高速联络线等前期工作,早开工早建成;协同推进宁宣黄高速、和县至无为高速、合肥至和县、合杭高速(二通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十四五”期间,实施高速公路新改建约123公里。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第9张图片-博鱼官方(中国)官方网站

   图9 马鞍山市“十四五”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示意图

  完善普通国省干线路网。坚持“审慎增量,优化覆盖,主体稳定,布局调整”的原则,优化路网布局,科学安排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加快S205(围乌路)、S105、S442、郑巢路等在建项目建设,确保早日建成。实施G205国道改建(外迁)工程,推进G346(亚夫-卞山)、S213(含山段)、G347(卜集至乌江)、S438(乌江-香泉)、G329(林头-郑蒲港)、S330(年陡-湖阳)、S104(许垛-乌溪)、S442东延、S446改建等重点项目建设,等高对接长三角和南京都市圈。“十四五”期间,实施普通国省道新改建约356公里。

  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建设。提升市域中心辐射道路的连通性,外围局部支路加密,减少主干路沿线出入口,畅通城市交通内循环体系。建设九华路、天门大道等城市快速路,实施慈湖河路北延、银杏大道东延等宁马一体化重要市政通道和江东大道等芜马同城化重要通道,打通曙光路、葛羊路西延等干路断头路,完善城市主次干道路网。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拓宽一批老城区支路,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保障农村公路畅通安全。加快“四好农村路”和“户户通”道路建设,构建和完善便捷高效的农村骨干公路网络和普惠公平的农村基础公路网络,以“外通内联、通村畅乡”为目标,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十四五”期间,力争农村公路三级及以上比例达85%以上。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和安全防护,保障农村居民出行安全。加快旅游公路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旅游廊道。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交系统网络,构建差异化、一体化公交服务模式,适应多样化公交出行需求。完善公交专用道、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系统、行人过街设施。引导市民交通意识转变,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持续增加公交车辆投入,启动佳山乡停保场、万达广场枢纽站、霍里枢纽站和红旗花园枢纽站的建设。增加含山至巢湖,当涂至芜湖的跨市公交。建设慈湖高新区南京公交换乘站。加快改建增建停车场,鼓励建设集约化停车设施,形成以配建停车为主体、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设施供给模式,缓解停车难问题。

  第三节 协同推进港口航道建设

  加快港口建设。积极参与长三角港口联盟,加快推进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建设,打造智慧港口。深化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沿海沿江港口合作,促进临港经济发展。推进郑蒲港二期、快捷物流码头、采石旅游码头、砂石集散中心等港口项目建设,规划形成十一港区布局。以“铁水联运”为重点,加快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完善航道网络。加快构建“一干多支、干支联动、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网,完成长江马鞍山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塘沟河段等航道整治工程。推动苏皖省界航道共建共享,启动姑溪河航道对接秦淮河航道工程。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第10张图片-博鱼官方(中国)官方网站

   图10 马鞍山市“十四五”水运建设项目示意图

  第四节 加快推进通用航空领域发展

  以发展通用航空和临空经济为重点,积极融入长三角航空运输网络。加快推进巢湖市、含山县合作共建通用机场项目,支持当涂县、和县启动A2级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支持在具备建设条件的旅游景区、河流或水库、商业设施周边或楼顶等区域布局一批A3通用机场,实现通用机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完善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固定运营基地、维修基地等配套设施,增强通用航空服务保障能力。扩大公共服务和生产应用,满足包括抢险救灾、医疗救助、航空培训、旅游观光等在内多样化的通航需求。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第11张图片-博鱼官方(中国)官方网站

   图11 马鞍山市“十四五”机场建设项目示意图

   

  专栏14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体化

  1.规划布局

  (1)“两纵两横”交通运输布局

  纵一:南沿江通道。以宁安城际、宁马城际、宁芜铁路、宁马高速、宁宣高速、G205、S205、S446等为骨干支撑,构筑宁马芜互动融合发展战略通道。

  纵二:北沿江通道。以宁和市域铁路、滁马城际、郑蒲港铁路、北沿江铁路、北沿江高速、宁和高速、G347、G346、S212、S213等为骨干支撑,辐射和县、含山县、郑蒲港新区。

  横一:合马沪通道。以巢马城际、扬马城际、沪武高速、G329、S442等为骨干支撑,构建合肥-马鞍山-上海快速通道。

  横二:合杭二通道。以商合杭铁路、合福铁路、合芜铁路、合芜高速、合杭高速(二通道)、G329、S104等为骨干支撑,构建合肥-马鞍山-杭州快速通道。

  (2)快速铁路“十”字骨干通道。东西向:巢马城际铁路、扬马城际铁路;南北向:宁安城际铁路。

  (3)市域铁路“通勤环形圈”。以宁马市域线、宁和市域线、马鞍山至郑蒲港市域线、马鞍山至博望市域线,南京宁和线、宁高线、7号线等构建宁马市域铁路“通勤环形圈”。

  (4)“三横三纵”高速路网。三横:沪武高速、芜合高速、宁和高速;三纵: 北沿江高速、宁黄高速、宁芜高速。

  (5)过江通道。慈湖过江通道、湖北路过江通道、九华路过江通道、龙山路过江通道。

  (6)通用机场。当涂、含山、和县A2级通用机场。

  2.巢马城际铁路。总投资253亿元,线路自商合杭铁路巢湖东站引出,经含山县、和县、跨长江进入马鞍山市区,近期接入马鞍山东站,远期自马鞍山南站东延经禄口机场接入江苏句容站,通过苏南沿江铁路和扬镇宁马铁路通达上海和苏北。新建车站3座,利用原有站2座,全长约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3.扬镇宁马铁路(马鞍山段)。总投资54.8亿元,线路北起扬州南站,经镇江、句容、禄口机场接入拟建的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南站,全长约122.7公里,其中,马鞍山境内23.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

  4.马鞍山至南京市域铁路(马鞍山段)。总投资94.5亿元,线路自中华门至板桥新城后,向南引入马鞍山境内,经慈湖高新区、中心城区、市经开区、当涂副城区,终点止于当涂南部新城。全长约65.1公里,其中,马鞍山段约27.5公里,拟设车站8座,设计时速120-140公里。

  5.南京至和县市域铁路二期(马鞍山段)。总投资166亿元,线路自一期工程终点高家村站引出,经乌江镇进入马鞍山境内,向南沿规划东环路、和州大道走行,经过和县主城区、郑蒲港新区后止于白桥镇西梁山站。全长约53.4公里,其中马鞍山段(和县)约46公里,拟设车站12座,设计时速120-140公里。

  6.马鞍山至郑蒲港铁路市域线。总投资45亿元,线路依次经过马鞍山南部城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郑蒲港新区。全长约21.3公里,拟设车站4座,设计时速120-140公里。

  7.马鞍山至博望铁路市域线。总投资170亿元,线路依次经过长江采石矶5A级景区、市南部城区、秀山新区、向山镇,博望区丹阳、新市镇和博望新城。全长约49.8公里,拟设车站11座,设计时速140-160公里。

  8.南京(乌江)至含山铁路市域线。总投资约100亿元,线路起自宁和市域线乌江境内,串联和县、含山县北部旅游景点,近期至含山县城,远期延伸至巢湖、合肥。全长约50公里。

  9.宁芜铁路扩能工程(马鞍山段)。总投资45亿元,线路北起沪宁线南京东编组站,经南京市沧波门、古雄、铜井进入马鞍山市,过当涂县入芜湖市,终于芜湖东站。全长约101.8公里,其中马鞍山段约35.2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

  10.宁马高速“四改八”(马鞍山段)。总投资71.5亿元,线路起于皖苏省界,经南京市江宁区、慈湖高新区、马鞍山市花山区、雨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当涂县、芜湖市鸠江区,止于芜湖枢纽互通立交南侧。全长约49.3公里,其中马鞍山段39.1公里,设计时速100-120公里。

  11.宁和高速(马鞍山段)。总投资约23亿元,起点位于滁马高速香泉互通与和县西互通之间5公里处,向东接至南京绕城高速高旺互通。马鞍山段全长约15公里,设计时速100-120公里。

  12.205国道改建(外迁)工程。总投资约57亿元,根据G205南京段改造方案进行衔接,提升G205马鞍山段道路通行能力。

  13.等高对接长三角普通国省干线项目。主要包括皖S205围乌路对接G235南京段、皖S105(犁尖湾-联合西路)对接苏S338、滨江大道和县段(G346)对接苏S356、G347卜集至皖苏省界段对接G347南京段、皖S446对接苏S126、皖S328对接南京新浦合公路、皖S442东延对接南京市溧水区南环路、和县香泉镇杨庄对接苏S438等项目建设。

  14.江通道工程。按照国家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开展过江通道前期研究,合理安排慈湖、湖北路、九华路以及龙山路等过江通道建设时序,力争“十四五”期间启动建设1-2条过江通道,单个通道总投资约90亿元。

  15.重大水利航道整治建设工程。总投资43亿元,包括长江马鞍山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滁河航道整治工程、姑溪河航道整治工程及水阳江、滁河、驷马山干渠等项目,全面提升境内航道通行能力。

  16.郑蒲港二期工程。总投资18.2亿元,工程位于太阳河口下游200米处,主要建设4个10000吨级集装箱泊位和4个10000吨级件杂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900万吨,其中件杂货吞吐量3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60万标箱(折合箱重600万吨)。

  17.通用机场。按照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适时启动含山县、和县、当涂县A2级通用机场建设,单个投资约10亿元。

  全面提升防洪排涝能力。以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等有关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为目标,加快长江马鞍山河段二期整治工程建设,继续实施滁河防洪治理工程新增项目等主要支流治理,实施军民圩、南圩、义城圩、石跋河、姥下河、扁担河治理等中小河流治理,继续推进低洼易涝区排涝工程建设,开展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进一步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规划建设高颜值水利工程,系统提升防洪减灾能力。积极推进长江干流安徽段堤防提升达标工程(马鞍山段)、姑溪河当涂闸枢纽工程、巢湖分洪系统建设工程、慈湖河采石河防洪提升及水系连通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

  优化提升水资源配置效能。加快骨干提水工程、防汛抗旱提升工程建设。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推进水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水工程建设、水工程运行等业务信息化,支撑水利行业强监管,提升水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智慧河道采砂监管平台,谋划长江高空可视化盗采监控预警系统、水文监测预报预警等工程建设。开展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实现灌区提档升级,提升供水灌溉保障能力。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工程,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区域供水规模化建设。到2025年,农村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以上,基本实现农村自来水“户户通”。

   

  专栏15 水利基础设施重大项目

  1.防洪排涝工程。开展新一轮“一规四补”水利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继续实施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开展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实现“十四五”水利投资规模较十三五增加30%以上。

  (1)滁河防洪治理新增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对滁河干流,实施堤防加固15km,护坡25.8km,抛石护岸24km,堤顶道路9.8km。对滁河相关支流,实施堤防加固14.9km,防渗墙3.8km,护坡6.3km,抛石护岸3.7km,堤顶道路5km。同步实施穿堤建筑物改扩建。

  (2)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开展含山县义城圩堤防加固、和县石跋河治理、当涂县南圩堤防加固、博望区军民圩石臼湖堤防加固三期、郑蒲港新区姥下河治理、扁担河治理工程等16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实施堤防加固、穿堤建筑物改扩建、护坡护岸、堤顶道路等建设。

  (3)病险水闸除险加固项目:开展博望区博望闸、纪村桥闸、野风港闸、花津闸等病险水闸除险加固。

  2.农村饮水工程。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发展方向,以区域供水规模化供水为主体,实施取水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工程、配水工程等,进一步加快健全农村供水工程体系。计划投资7.62亿元,供水受益人口152万人,涉及含山县、和县、当涂县、博望区、郑蒲港新区。

  完善能源设施保障能力建设。推进天然气输送管道和储气设施建设,实现天然气管道的跨区域联通。加快电网建设,优化网架结构,推动城乡电网建设一体化发展,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推进地区电源结构优化,积极推动燃煤发电机组等容量替代、天然气调峰机组和可再生能源项目落地实施。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统筹谋划全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强化能源生产、运行、环境等领域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用气结构,通过优先气源等方式,保障全市冬季用气需求。充分利用好有序用电管理机制,提高电网调峰能力。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进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农村沼气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发展,鼓励新能源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光伏发电、生物质热电联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电力等优质能源替代燃煤使用,提高全市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落实可再生清洁能源电价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第12张图片-博鱼官方(中国)官方网站

    图12马鞍山市“十四五”天然气管网建设项目示意图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第13张图片-博鱼官方(中国)官方网站

   图13马鞍山市“十四五”主干电网规划示意图

   

  专栏16 能源基础设施重大项目

  1.电网架构强化工程。总投资约80亿元,新建500千伏锁库变、和州变,新增容量4×1000兆伏安。落实国家电网西电东送项目800千伏白鹤滩线廊。市区新建220千伏观塘变、船墩变,新增容量600兆伏安;当涂新建220千伏万济变、太仓变、石臼湖变、双闸变,新增容量1080兆伏安;和县新建220千伏星湖变、郑蒲变、西埠变,新增容量900兆伏安;含山县新建220千伏苍山变、太湖山变,新增容量540兆伏安。新建、改扩建一批11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

  2.光伏、风力发电项目。深挖光伏发电发展潜力,因地制宜稳步推进风力发电项目。“十四五”期间,实现光伏、风力发电新增装机规模不少于200万千瓦,总投资80亿元。光伏基地和风力发电项目配套建设电化学储能项目,建设规模达到100MW/100MWh。

  3.和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和县静脉产业园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一期装机规模15兆瓦,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总投资3.59亿元,预留二期生活垃圾日处理规模300吨工程扩建场地。实现含山县、和县、郑蒲港新区生活垃圾集中焚烧处理。

  4.等容量替代建设工程。国能神皖马鞍山发电公司在慈湖高新区现厂址附近以等容量替代方式建设2×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总投资约50亿元。现有4×330兆瓦燃煤火力发电机组达到服役期后,根据国家政策要求转为应急调峰备用机组。

  5.郑蒲港新区老虎燃气LNG存储集散中心项目。总投资28.7亿元。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主要建设350个LNG罐箱堆存场、办公楼及停车区等;二期建设LNG运输,充装和罐箱调峰保供中心。项目建成后年中转LNG罐箱40万标箱,220万吨液化天然气。

  建立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提升5G网络基站密度,实现5G网络全覆盖;结合应用场景在生产制造、公共安全等重点区域建设5G专网。谋划5G应用示范园区建设,率先推动5G在产业领域、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应用示范。提升全市网络带宽,实施“千兆入户、万兆入楼”的光纤覆盖计划。推进骨干网互联节点的IPv6升级,支持城域网和接入网升级改造,实现IPv6的全面支持。主动参与区域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中心建设,支持相关数据接入长三角大数据中心,推动皖南数据中心升级为国家级骨干网络节点。

  第二节 搭建智能型设施平台

  建设新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设施)。加快建设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平台、中国赛宝实验室马鞍山智能制造研究院、中国联通5G创新中心-马钢联合实验室等新型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业态模式创新,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提升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和保障能力。推动各开发区、新兴产业集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触网登云”,推动工业企业云化改造和云端迁移,带动企业上云、上平台。

  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化示范应用平台。发挥特种机器人产业集聚优势,谋划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推动信息家电、半导体、新能源、物流仓储等非传统领域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与产业化步伐。搭建高水平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开源和共性技术平台。支持企业研发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飞行器、无人船等多种形态的智能产品和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方案推广,争创省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示范区。

  布局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开展电力物联网、配电网终端智能化改造等,构建覆盖所有电压等级的智能电网。推进智慧能源平台建设,积极构建能源互联网,实现源网荷储各环节智慧互联、人机交互,建立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加速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实现分布式能源高效、灵活接入以及生产消费一体化。

  建设农业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推动面向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等环节所需的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物联网在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基础设施推广应用,探索建设智慧渔业、智慧农机、两区划定等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逐步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

   

  第十篇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彰显文明之城新魅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着力将马鞍山打造成长江旅游重要节点城市和江南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第三十四章 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宣传。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弘扬“聚山纳川、一马当先”的城市精神,坚决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陈旧观念,学习沪苏浙敢闯敢冒敢试的精神,抬高标杆、敢为人先,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状态,推动各项工作形成对标“杭嘉湖”、打造“白菜心”的奋进态势。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事迹巡展巡讲巡演活动,努力营造崇德向善、遵德守礼的社会氛围。以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进一步激发全市干部群众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推进濮塘革命烈士陵园、西梁山烈士陵园实施展陈提升工程。

  提高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拓展新时代“文明优雅马鞍山人”内涵与外延,推动文明风尚蔚然成风。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弘扬诚信文化,使诚实守信成为市民的普遍共识和行为准则。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马鞍山,引导市民在阅读中感知文化魅力、弘扬主流价值。推动社会主义家庭文明,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实施文明创建提升工程,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育民、创建靠民”理念,围绕“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举止优雅”目标,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整合资源、创新方式,努力建设更高质量的全国文明城市,推深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县域省级文明城市(县)全覆盖。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动态管理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推动更多单位进入省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行列。开展科普工作,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做大市级志愿服务中心,成为全市志愿服务的品牌孵化站。做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成为引导志愿服务实践的加油站。依托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志愿服务广场的县区全覆盖。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持续落实“江淮净网”专项行动,倡导文明上网,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公益、网络慈善活动,严格依法管网治网。

  第三十五章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优化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创新发展公共文化服务“马鞍山模式”,着力打造具有“全省领先,中部示范,全国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升级版。建立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主城区10分钟、县级城区15分钟、镇村20分钟”的标准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创新公共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服务模式,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弘扬工匠精神,将工人文化宫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参与文化共建共享。精心保护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实施历史文脉研究整理工程,编辑出版马鞍山文化书系。推动凌家滩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开发利用“渡江战役第一枪”等革命文化。鼓励支持民营博物馆和专题博物馆建设,适时启动钢铁博物馆建设,激活保护现代城市的工业遗存。

  推动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建设,以委托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吸引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管理。建设具有马鞍山特色的数字文化馆、数字工人文化宫、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和群众文化活动远程辅导网络,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好“文旅马鞍山”“文旅天下”“文旅绩效”等平台作用,完善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布局。积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着力建成面向基层的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积极推进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打造新时代文艺精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持续推进文化精品工程。盘活壮大文艺资源,调动激发院校、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活力。实施文学繁荣工程,戏曲、曲艺、民间文艺振兴工程,影视、美术、书法、摄影品牌工程,音乐、舞蹈创新工程。创新发展地域文化特色,扶持《作家天地》等杂志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学期刊,推出“李白”实景演出、白纻歌舞等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加强当涂民歌、东路庐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支持地方特色文化产品做大做强,形成品牌效应。实施网络文艺品质提升工程,推动文艺院团、演出经纪机构、演出经营场所数字化转型,促进传统艺术线上发展。实施群众文艺绽放工程,组织好文化惠民消费季,支持行业组织、文艺院团、专业文艺工作者通过结对帮扶、互动共创、品牌塑造、驻场演出等形式,丰富群众文艺内容,提升群众文艺品质。办好“李白诗歌节”“江南之花”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专栏17 文化软实力提升重大工程

  1.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动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和县图书馆和博物馆、博望区文化馆和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启动花山区文化馆、图书馆新馆建设,实现县区级公共文化场馆全面提档升级。

  2.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培育50个市级文化名村、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依托朱然文化公园,打造六朝文化主题公园。依托烟墩山遗址,打造烟墩山遗址主题公园。依托滨江文旅资源,打造长江文化主题公园。重点推动运漕艺术创意小镇、安徽千字文生态文化小镇、中华蒙学文化创意园、中国书法院当涂基地等项目建设。

  3.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建设全产业链智能化马鞍山文化云平台,全面推动“互联网+文化”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建设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影院、数字电视互动体验馆等。

  加快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培育壮大民营文化企业,引导中小微民营文化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培育一批实力强劲富有活力的文化企业。研究制定精准扶持政策,建立完善文化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实施“文化商圈”计划,构建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园区、特色小镇、文创街区、文创空间等多层次、立体化的文化产业空间体系。新建一批智慧文化业态孵化器、加速器,加快形成实力强劲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集群。开展市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工作。深入实施“文化+”融合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创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断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反哺文化事业的良性机制。

  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建设马鞍山文化云平台。培育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丰富产业文化内涵,加大对优秀原创作品扶持和奖励力度。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化领军企业,支持 “文化+科技、互联网、创意、金融、旅游”等新型业态示范企业和优秀项目,以郑蒲港新区数字文创产业集聚区为龙头,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影视和短视频文化创新基地,促进文化创意与工业设计、小镇开发深度结合。培育发展文化类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组织。

  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整合全市文旅资源,策划一批牵动性强的文化旅游项目,推进旅游景区、线路、业态、商品、企业“五个一批”精品打造工程。围绕“江南文化重要策源地”的文化地位,面向长三角讲好马鞍山文化故事。全面推进长江东岸综合环境整治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加强全域旅游发展,支持含山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凌家滩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建设昭关温泉旅游度假区,推进运漕艺术创意小镇建设。支持和县创建省级文化旅游名县,加快香泉健康度假小镇、乌江浦和文旅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当涂县建设大青山文化旅游示范区,加快打造江心洲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区。支持花山区打造濮塘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体育小镇。支持慈湖高新区建设健康小镇。支持郑蒲港新区发展高端文旅项目。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发展乡村旅游聚集区,推进乡村民宿建设,办好李白国际户外旅游节、全市乡村旅游节、含山县老鹅汤美食节、当涂县桃花节、和县农业嘉年华、花山区濮塘荷花节、雨山东塘葡萄节、博望定向越野挑战赛等节庆活动。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智慧旅游平台。策划“跟着李白游马鞍山”“游褒禅山、访凌家滩”“七彩乡云”等精品旅游线路,推出集旅游、文化、教育为一体“课本上的马鞍山”主题产品,打造全国研学旅行目的地。打造100个A级文化旅游村,发挥文化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先导性作用。

   

  专栏18 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1.长江东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项目。以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为龙头,整合薛家洼、小九华山、陈家圩、江心洲等生态文旅资源,加快引进大型文旅集团,实行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发展文化旅游、康养休闲等产业,打造更加靓丽的长三角城市生态客厅。

  2.含山县运漕艺创小镇项目。总投资30亿元,以原创艺术家聚集、文化艺术创意全产业链集聚、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平台化市场运作为抓手,全力打造全产业链、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示范区、中国徽商老字号和非遗制作技艺传承基地。

  3.含山县昭关温泉康养项目。打造以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体育、健康养老、研发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区。

  4.含山县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规划建设融遗址展示、考古研究、农耕生产、生态游憩、文化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字号遗址公园,配套建设考古研学特色小镇项目。

  5.含山县大褒禅山5A级景区创建项目。整合提升褒禅山(华阳洞)、伍子胥古道、古昭关等景点,招商引进旅游项目,发展品牌民宿、开发研学度假产品,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打造集历史文化体验和品尚运动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区和消费集聚区。

  6.含山县华强文化旅游创意集聚区项目。建设凌家滩文化村、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华强文化旅游商业街区,凌家滩文化主题酒店、主题餐饮等业态,并以凌家滩文化衍生各种活动,打造宜居、宜人的康养项目。

  7.和县香泉特色小镇项目。围绕田园、新城、老镇、温泉四个板块,重点实施打造魏晋风流、康养休闲、温泉产业、康体运动、田园风光片区,最终实现生态总部基地。配合香泉镇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重点实施明发湖光山色项目。

  8.和县仁恒香泉湖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建设旅游、康养、生态农业等。项目开发建设周期15年,先行启动区面积1800亩,着力打造以观光度假、运动休闲、健康养生、文化研学和田园生态为主的高端康养旅居小镇。

  9.和县盘固先啬现代农旅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重点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林木、果树、花卉以及初加工等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和文旅、农旅深度融合,建成集现代农业生产示范、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科普教育和推广、农产品展示展销、生态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

  10.和县地脉公园项目。总投资40亿元,开展和县区域内的废弃矿山、地质灾害、矿山环境治理和修复;打造矿山地质公园、文化旅游园区;土地复垦及土地综合整治、土壤修复等。

  11.和县林散之文化艺术广场项目。总投资7.5亿元,建设文体艺术广场,打造“买字画、卖字画、学字画、教字画、研讨字画、展览字画、拍卖字画”为一体的室内专业书画交易平台,配套建设酒店式公寓,影院、商业配套服务等。

  12.当涂县大青山旅游区项目。以李白文化为引领,以诗歌小镇、千字文小镇为重点,以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和飞鸿草上运动旅游综合体等互动体验项目为配套,形成文旅集群消费市场。

  13.当涂县诗歌小镇项目。总投资50亿元,主要实施太白老街改造,李白文化园(太白祠、太白草堂)布展,建设中国诗歌博物馆,苏里纪念馆,谷家村(酒谷),组织“梦回大唐、印象李白”大型实景演出。

  14.花山区工业文化创意街区。围绕江东第一山—“马鞍山”,整合周边幸福路、跃进桥、工人电影院、马钢9号高炉等元素打造一批特色街区。

  15.花山区濮塘片区生态文旅建设项目。围绕道路环境整治工程、乡村环境整治工程、乡村旅游工程等三大工程,打造生态文旅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16.雨山区烟墩山特色文化街区。总投资2.6亿元,由文化商业街、特色工坊、文化会展中心、创意人才培训中心、遗址本体保护、文物展示、山体绿化、景观配置等组成。

  17.雨山区阳湖塘湿地公园。以公园绿地与水域用地为主, 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贸为一体的湿地公园,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

  18.博望区横山里·桃源归宗文化旅游度假综合体项目。通过文化旅游产业+资本+大数据+大金融的新经济手段,构建多业态的文化旅游及颐养康养产业链,整合文旅度假颐养产业及产业链金融服务,带动博望区文化旅游度假颐养产业集群化、集群基地化。

  19.郑蒲港新区印象荷兰项目。建设荷兰食品加工技术农业示范园一座,实施荷兰温室、中央厨房、花园餐厅、科技展览馆、5D飞行影院等业态综合体以及融入荷兰元素的风车、郁金香等配套景观装置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荷兰温控高科技安心农场综合体一座,实施荷兰玻璃景观式农业温室,同时配套荷兰HPP保鲜科技馆、荷兰绿色集市、科技观光工厂等荷兰印象建筑。

  推动全民参与体育活动。加快构建全民健身设施网络,优先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健身广场、小型足球场等健身设施。高标准推进市县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推进各类体育设施开放运营,规范委托经营模式。推动乡镇(街道)体育综合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支持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进一步做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以社区为主体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建设群众身边的智慧体育、共享体育健身设施,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到“十四五”末,全市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名。

  构建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规范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加强市县体校建设,推动青少年体育训练形式和途径多样化。抓好各级各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实施优秀运动员重点培养计划。开展新一轮竞技体育项目全市布点,建立篮球、水上、击剑、摔跤等优势项目小学、初中、高中接续培养体系。推进体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跨学区招收体育特长生的制度落实。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产业。结合本地资源条件与市场需求发展户外运动产业,支持并推动在濮塘、博望、当涂大青山、和县香泉-鸡笼山景区建设山地、水上、汽摩、航空运动等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特色体育运动,推动极限运动、马术、滑翔伞等体育新业态、新项目发展。引进并持续打造1-2项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广的国家级以上重大品牌赛事。充分发挥长江生态优势,举办马拉松、徒步、龙舟、拔河等赛事活动,培育褒禅山户外旅游节等一批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区域性品牌赛事。

   

  专栏19  体育健身工程

  1.马鞍山市体育运动学校项目。总投资8500万元,在市体育会展中心主体育场南侧,体育路以北新建体育运动学校,总建筑面积约17000平方米,新建教学综合楼、多功能厅(含食堂)、宿舍等教育教学设施,购置运动设施和体育器械等设备。

  2.马鞍山市体育公园项目。慈湖河体育健康公园总投资3000万元,总面积约1500亩(不含水域),拟建设体育乐园、笼式足球场、健身步道及其他体育健身设施。和县体育公园总投资500万元,总面积约201亩,依托和县体育中心现有的建设用地和配套绿地,新建健身夜光跑道,改造提升笼式篮球场、笼式足球场等运动场地,配套设置健身设施。

  3.“十四五”体育设施建设补短板项目。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五个一”(体育场、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游泳馆、体育公园)补短板工程。全市乡镇“三个一”(全民健身广场、小型室内健身中心、多功能球类运动场)补短板工程。

  4.当涂县全民健身中心项目。总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其中运动功能区建筑面积约5100平方米,建设球类、健身操、器械、游泳等运动项目。

  5.和县全民健身中心项目。总投资3535万元,建筑面积9950平方米,运动功能区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建设6类运动项目。

  6.博望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总投资1700万元,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新建室内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室外健身场地、停车场等工程。

  7.马鞍山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总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新建室内训练房、训练码头、运动员宿舍、食堂。

   

  第十一篇 推动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生活高品质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人的全生命周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富民增收摆在突出位置。加大民生投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提高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的精准度,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第三十八章 着力提高收入水平

  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坚持就业优先,着力实施援企稳岗扩就业行动、重点群体就业援助行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就业服务优化行动。对标“杭嘉湖”,落实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改革举措,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聚焦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捕渔民、退役军人、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贯穿终身的职业培训制度。不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升省青年创业园、省级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大学生创业园孵化能力,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 “双创示范基地”。

  健全就业服务平台体系。完善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有利于公平就业的制度环境。依法规范劳务派遣用工,促进实现同工同酬。完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化系统,对接长三角区域就业人才市场。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云平台,通过电子创业券方式,整合集聚更多优质创业资源,提供优质就业创业服务。建立覆盖全市的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工程,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强低收入群体动态精准服务,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增收能力。强化政策支持,努力增加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落实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努力实现职工收入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完善以工资集体协商为主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加大打击恶意欠薪力度。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

  第三十九章 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优质发展现代基础教育

  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科学规划布局,将幼儿园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全面消除各类看护点,确保幼儿园安全办园、规范办园。到2025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85%以上,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以上,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100%。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理调整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需求。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加强两类学校建设。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设一批新优质学校,90%以上的适龄儿童少年实现在家门口就近接受优质教育。到2025年,全市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毕业率达100%。

  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深化名校集团化办学,坚持多样化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强化基础与发展个性相结合,形成多渠道升学,多样化成才的普通高中办学模式。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有序推进选课走班,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完善学校课程管理,不断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质量。到2025年,形成以省示范高中为主体、民办高中为重要组成部分,学术型、创新型、融通型错位发展的高水平普通高中群,学校育人方式改革取得成效。

  推进特殊教育全纳发展。优化特教学校布局,30万人以上县建设独立的特殊教育学校。到2025年,在全市形成以市、县特殊教育学校(资源中心)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重要补充,覆盖全市的特殊教育网络。健全全纳教育保障机制,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7%以上。

  第二节 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优化整合办学资源。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开展办学水平评估。到2025年,形成2个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集团,全市所有职业学校达到B类学校办学水平,部分学校达到A类学校办学水平。

  强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对接发展的主导产业,强化骨干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技能大赛水平。到2025年,创建1-2个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按照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优化专业布局与人才培养标准,提高新开设专业办学水平,提升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推进学校办学与经济发展需求对接。到2025年,中职学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85%以上。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加强继续学习网络和资源建设,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免费开放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重视老年教育,办好老年大学,促进老有所教、老有所为,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就近学习的机会。到2025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

  第三节 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支持本地高校发展。支持安徽工业大学建设成为国家一流学科高校,1-3个专业进入国家一流专业,办学水平进入安徽省前列。皖江工学院、马鞍山学院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进入安徽省高水平大学方阵。

  创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优化教育资源,支持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创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为城市发展培养更好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依托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整合区域资源,加强专业建设,推进职业技术大学创建工作。

  积极引进高教资源。发挥长三角一体化政策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特别是沪苏浙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来马鞍山设立分校或研究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质量。推动安徽工业大学等本地院校与长三角知名大学、大型企业合作,促进1-2家长三角一流大学分支机构落户马鞍山。

  第四节 完善现代教育支撑体系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推进体教融合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考试招生、教育评价、人事制度以及办学体制改革,科学谋划整体改革,不断促进教育公平。

  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健全教师编制“周转池”和职称“蓄水池”制度。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通过培养、培训、考核、岗位练兵等形式,建立教、研、训、赛一体化培养培训组织体系。实施1616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努力培养一批引领全市教育教学改革的教育名家。

  加快普及智慧教育。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加快校园物联网建设,推进5G网络校园应用。以智慧教学、学习、管理、生活、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人才队伍和基础环境建设为支撑,构建“5+2”智慧学校结构,到2022年,实现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全市普通中小学100%建成智慧学校。

   

  专栏20 教育现代化重点工程

  1.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推进公办幼儿园加强工程,将幼儿园布局和建设纳入整体规划,实行幼儿园用地联审联批制度,配套幼儿园建设纳入前置条件。到2023年,三区三县通过国家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督导评估验收。到2025年,新建幼儿园7所,改扩建幼儿园10所。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政府保障、提高教育质量。到2025年,三区三县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新建小学4所,初中5所。

  3.现代职业教育提升工程。优化整合职教资源,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支持职业学校积极创建安徽省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鼓励职业院校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推动马鞍山幼儿师范学校升级成为专科学校。到2025年,建设2个中高职一体化教育集团,建成1-2个省级以上“双师型”名师工作室。

  4.高等教育提升工程。以马鞍山师专为基础,整合地方教育资源,建立马鞍山师专教育集团,加强人才引育,强化专业建设,创办1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依托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创建1所职业技术大学。支持安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智慧冶金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推动博望工学院建设,引进哈工大等高校教学资源,以培养工科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要方向,一期建设大专院校,二期争取升格本科院校。支持安徽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教学楼、公寓、食堂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老旧校舍改造,市校共建马鞍山国家大学科技园。

  5.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工程。推进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构建与教育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到2022年,全市普通中小学100%建成智慧学校,100%教学点实现智慧课堂全覆盖,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基本形成,教育信息化推进保障机制健全完善。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安徽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案,按照疾病防控与医疗救治协同、专业防控与社区防控协同、内部防控与外部防控协同、执行系统与监督系统协同、中西医结合与中西药并用协同、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协同的总体要求,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提升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新建市疾控中心检验中心,扩建市传染病医院,建成功能完善的公共卫生实验室。健全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构建功能完善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实施市、县(区)疾控中心达标建设,提升县域医疗救治能力。进一步完善立体化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市、县两级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库,实现市县区一体化管理,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推进全国健康城市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全面实施健康马鞍山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创建一批国家卫生县城(乡镇)、健康促进示范县(区)。推进建设全市统一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实现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健康卡,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链。到“十四五”末,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位居全国全省前列。

  第二节 提高医疗服务保障能力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向薄弱领域倾斜,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以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为载体,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突破口,强化基层医防融合。合理确定公立医院规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上规模、上水平、有专业特色的医疗机构。

  加快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促进医院持续改进管理和服务,倡导理性就医,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医疗机构重点学科建设,加大医学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5G手段,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市民就医体验。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推广在线医疗、远程医疗。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优化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促进各类医疗保障互补衔接。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成医保DRG付费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理顺公立医院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促进有序就医。落实国家医保局集采工作部署,改革公立医院药品采供机制,健全药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引导社会办医特色化、规模化和优质化,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

   

  专栏21 医疗卫生重大工程

  1.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扩建市传染病医院,新建市疾控中心检验中心、市中心血站公共应急血液保障中心、市120应急医疗救治能力提升项目,提升公共卫生机构检验检测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推进县(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规范设置感染性疾病门诊、县区疾控中心临床检验实验室以及体育场馆平战两用改造等公共卫生应急项目。

  2.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东院(秀山医院)二期、市精神病医院二期、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肿瘤医院等医疗服务体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博望区人民医院、市经开区医院、雨山区人民医院、花山区人民医院、阳湖塘片区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郑蒲港区域医院、上海德驭医疗集团扩建中心医院等项目建设。实施含山县人民医院救治能力建设、和县中医院发热门诊改造、当涂县中医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支持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全面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

  3.智慧医疗建设工程。推进马鞍山市医疗信息一体化系统及物联网建设,建设市县区一体的马鞍山市医疗机构安全运行智能化平台,以电子健康卡为介质,推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轨,基于5G通讯网络建设慢病智能管理、分诊导引、远程会诊接入、移动医生助手、手术麻醉与重症监护、影像采集、物联网、辅助诊断等多种应用集成系统。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统筹推进服务管理制度、家庭发展支持体系和治理机制综合改革,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认真落实国家生育政策,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和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促进生殖健康,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面落实孕产假期,保障职业女性生育待遇。以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人口科学有序流动,优化人口结构和布局。完善生育支持、幼儿养育、就业、计划生育奖励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完善以增强家庭发展能力为核心的人口政策体系,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

  保障重点人群共享发展。加快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坚持青年优先发展,实施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促进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社会群体发展权益,完善精准服务供给体系。加大对残疾人家庭、贫困家庭、老年空巢家庭、失独伤残家庭、单亲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帮扶力度。增强流动人口对城市生活的归属感,加快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发展竞争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合理引导流出外市人口回流。

  完善养老服务设施。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刚性配置机制,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功能布局,完善养老服务业的规范标准化体系,打造枢纽型养老综合体,加快发展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站点。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推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地区养老设施补全与均衡,全面完成农村薄弱养老机构改造升级,补齐农村养老基础设施短板。拓宽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渠道,鼓励探索改造利用闲置资源,兴办养老服务设施。

  推广综合照护服务模式。以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为基点,链接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促进各类养老服务形态的融合发展,提高运营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性作用,探索“家庭照护床位”,完善相关的服务、管理、技术等规范以及建设和运营政策,让居家老龄人享受连续、稳定、专业的养老服务。推进养老机构“居家化”试点,打破机构养老与居家社区养老的边界。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定期巡访机制,支持有资质的社会组织代特殊老人办理养老事务手续。

  推进养老服务品牌化社会化运营。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建民营、股权合作、公益创投等方式,支持专业社会组织或品牌养老企业建设运营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或养老服务中心,推动养老服务规模化、连锁化发展,培育打造一批连锁化、品牌化养老服务龙头企业、社会组织和养老服务品牌。

  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推动养老设施与医疗设施同址或邻近设置,鼓励医疗机构或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服务机构通过设置医疗机构或与医疗机构合作的形式,开展中医药和康复适宜技术服务。推行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家庭医生与居家老人签约的“双签”模式。在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普遍开通双向转接绿色通道。到2022年,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50%及以上。培育打造一批省级以上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机构和社区医养结合示范中心。

   

  专栏22 养老服务体系工程

  1.马鞍山市旅居康养示范社区项目建设。总投资15亿元,建设陶然里、颐然等集居家颐养、混龄社区、机构养老三位一体的颐养社区;在含山县褒禅山、和县香泉、主城区濮塘、采石等地建设5个以上旅居公寓、温泉疗养康复中心、温泉药浴养生馆、营养配餐中心、居家养老公寓等形式、有效辐射长三角区域的旅居康养项目。

  2.马鞍山市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设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园暨“产学研”中心、养老和康复辅具博览交易中心、老年用品电商中心、老年康复研究中心、老年膳食研究中心等五个中心,引进国内外优质养老产品研发或生产企业5-10家;建成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园为支撑的20个示范型智慧健康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3.马鞍山市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工程。总投资2亿元,对全市50个城市社区、100个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依据市级示范型养老服务中心设置标准改造建设,按照兼具生活性服务和公共服务功能配设日间照料中心,其中重点打造10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

  4.马鞍山市养老机构及床位建设工程。总投资2亿元,全市新建或改扩建老年养护院、含山县老年护理中心、和县养老康复与社会福利中心等10所100张以上床位养老机构,新增3000张机构养老床位,其中护理型床位1500张。

  5.马鞍山市特困供养服务机构改造升级工程。总投资1亿元,通过改建提升、原址扩建、适当新建、优化整合等方式,对全市6家县级、20家乡镇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的设施条件、设备配置和安全管理进行改造提升。

  6.马鞍山市老年康复养护中心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建设医务室、健身康复室、文娱活动室、生活技能室、餐厅等功能室,提供精神慰藉、心理疏导、日托照料、生活技能训练、社会心理功能康复、药物自我管理能力训练、学习求助医生能力训练等服务。

  优化社会保险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为重点的基本保障,扩大企业年金制度覆盖范围,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接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和职业年金运行制度,推动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落地。探索和推动商业补充养老、个人储蓄养老等多种养老保障模式的发展。扩大职业人群工伤保险覆盖面,实现高风险行业和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全覆盖。建立社会保障基金随财政收入同步增长机制,搭建社会保障资金信息数据库。建立多元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机制,合理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探索利益导向的缴费机制。推动多主体参与社会保障体制,积极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机制,探索社会主体采取定点挂钩、定向捐赠、结对认养等多样化的救助体制。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原则,夯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特困人员供养制度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健全专项救助制度、急难社会救助制度。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和完善多元并举的筹资增值体系、慈善救助体系、宣传教育体系、义工服务体系。

  健全社会福利体系。坚持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动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进一步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加强和改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关爱服务制度,确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全覆盖,建立家庭善尽义务、社会积极扶助、政府兜底保障的责任共担格局。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多渠道改善中低收入家庭、新市民家庭住房条件,探索打通货币化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通道,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稳定住房供应总量,盘活存量住房资源,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加快建立统一、规范、成熟、稳定的住房供应体系,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良性发展格局。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优化保障性住房资金渠道,完善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机制。

   

  第十二篇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筑牢安全发展底板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国家安全战略。统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将安全发展始终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第四十三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第一节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和指挥体系,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联通的社会治理智能化综合平台,形成“市级统筹协调、县区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强基固本、村居落细落小”的市域社会治理链条。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健全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组织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志愿者、人民群众等参与社会治理。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重点,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用好市域立法权,增强市域执法效能,提高市域司法水平,深化市域普法学法,将市域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完善市域德治体系,激发市域德治能量,强化市域德治约束,使之成为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完善自治制度,建强自治组织,创新自治活动,激发自治活力,更好体现人民群众主体性。构建融汇贯通的市域数据共享体系、精准高效的市域风险防控体系、持续优化的市域服务供给体系,为市域社会治理智慧化赋能。

  第二节 做强做实基层基础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建立健全网格党小组或党支部,动员网格内居民、志愿者、物业、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党组织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各类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用好“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基层治理资源整合清单,加强区域化党建,推动市、县区人财物等资源向基层投放,促进资源下沉。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推动实现农民群众有实惠、金融机构有收益、乡村治理有提升、基层组织有加强。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实战化平台。推深做实网格化社会治理,整合各类网格,统一划分、叠加职能,组建网格服务团队,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管”,打造全科网格。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提升“村民大管家”功能,推深做实网格化治理机制,加强全科网格建设,实行一张网格、一支队伍、一套资源、一处阵地、一个组织体系“五个一”模式,发挥“一长多员”作用,提高全科网格建设水平。深入推进社会治理要素数据化、治理数据标准化、社会治理多网融合,重点发挥“平安马鞍山”系统平台的协调作用,统筹好基层资源力量,做实基层治理实战化平台。

  壮大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融合发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和举措,建成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可管可控、分级负责、安全可靠的全市应急广播体系,更好发挥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作用。

  第四十四章 完善安全体系建设

  第一节 巩固国家安全稳定态势

  健全国家安全体制机制。深入落实市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案体系,分领域完善风险监测预警指标,全方位防控各领域重大风险。完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在马大学、大院、大所、大企业重点人员和重点部位安全防范。健全国家安全法规制度体系,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执法。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加强军事设施保护,深化资源要素共享,建立健全有序可控的军地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实现地质、测绘、气象、频谱、空间环境等基础数据共享,以高分、北斗马鞍山中心为基础,加快建设马鞍山空间信息应用中心。加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加快完善创新平台体系,重点加大“民参军”企业培育力度。提升国防科技工业能力水平,培育打造一批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和重点区域。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推进省级国防动员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基层武装基础,深化后备力量建设转型,建立健全军地应急指挥协同、常态业务协调、灾情动态通报和联合勘测、应急资源协同保障机制。加强现代人民防空建设,坚持城市和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并重,加快形成连片成网、功能配套、通专结合、指挥高效的防护体系。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机制,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完善军粮供应体系和副食品供应渠道。

  第二节 强化重点领域安全保障

  坚决防范化解政治风险。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深化基础排查,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牢牢把握维护政治安全的主动权。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高校政治安全工作,动态掌握境外师生情况,健全反奸防谍长效机制,防范政治势力借机煽动政治风潮。强化风险评估、预警预防和责任落实,加强对重点群体全面排查、分类管理、等级预警和动态管控,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积极稳妥做好涉及国家政治安全的各项重点工作,坚决防范其他领域风险向政治安全领域传导。

  防范化解经济风险。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全面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引导消费潜力释放,切实稳定市场预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培育市场主体,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高效运转。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兼并重组改造一批、强化管理提升一批、清理淘汰退出一批、集中盘点处置一批,加快推动市场出清,释放闲置资源,不断增强经济活力和抗风险能力。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建立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加强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治理,清理退出非法金融机构。强化民间融资等重点领域监管,持续开展陈案化解工作。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防范化解上市公司退市风险,“一企一策”支持纾困。深化金融领域制度改革创新,建立健全金融发展组织协调推进机制,有序推进影子银行拆解工作、降低企业杠杆率。

  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坚决遏制政府债务增量,严禁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完善政府债务预算管理,规范使用债券资金规模。有序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建立健全政府隐性债务统计、监测、报告制度,实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管理。加强日常债务管理能力,积极制定债务应急处置预案,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债务监督检查力度。

  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完善地价房价联动机制,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房地产企业融资违规查处力度,降低房企负债规模和负债率。加强市场监管和整顿,严厉打击虚假广告、违规销售、投机炒作、阴阳合同等商品房开发销售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完善购地购房管理制度,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继续实行审慎贷款标准。灵活确定竞价方式,探索商品房建设用地出让制度创新。

  防范化解社会安全风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从源头防范化解社会风险。巩固拓展信访突出问题“深督导、重化解、促落实”专项行动成果,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和多部门联合接访制度。健全抓源头、抓苗头、抓挑头、抓“头头”的“四头机制”,落实“3+X”重大信访维稳问题会商调度机制,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实体平台和网络在线平台。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提供心理疏导、咨询服务,加快市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防控体系标准化城市、示范城市创建,着力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加强重点群体稳控,严防发生规模性聚集。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加强疫苗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推动形成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管理责任的疫苗药品安全共治格局。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事项管理,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攻坚行动,完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进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围绕重大风险开展化解攻坚,确保社会风险总体可控。

  防范化解对外工作重大风险。加强境外信息搜集研判,加大风险预警信息技示,提升“走出去”人员和机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及危机应对自力。防范化解外派劳务纠纷,打击非法劳务中介,妥善处理涉外劳务纠纷突发事件。加大对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和非法涉外婚介的打击力度,妥善处置各类涉外案(事)件,消除涉外治安隐患和不稳定因素。

  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重大风险。确保生态安全,维护新型领域安全。加强源头控制,实施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加强环境风险评价和预防。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推进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安装、联网和运维监管“三个全覆盖”,实施固体废物污染防控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环境险预警制度,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

  防范化解生物安全领域重大风险。坚持“及早发现、科学研判、提前预警、依法处置”原则,加快构建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实战性的生物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对生物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全市二级以上(含)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提升微生物全面监测能力。强化生物技术攻关,鼓励开展生物技术创新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第三节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统筹公共安全建设保障。积极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维护城市运行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提升城市安全发展整体水平。加强城市运行安全,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韧性设计和安全设施建设,强化安全设施与市政设施配套建设,推进基础设施消隐改造,依法整治违法建设行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督促落实基础设施运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城市建设管理健康有序发展。

  健全城市安全防控机制。构建城市防灾空间格局,划分防灾分区,优化城市安全空间的规划、建设、使用和管理,形成布局合理、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综合防灾空间布局。实施城市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控,建立完善城市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平台,制定城市风险管控办法,明确风险管控的责任部门和单位,完善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制度,建立重大风险源动态管理数据库,提升在线安全监管能力。

  提升城市安全监管效能。完善城市安全监管制度体系,明确和落实相关部门城市安全工作职责,加强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制定工作信息共享、协调配合的相关制度。完善城市安全监管法治体系,增强监管执法能力,强化执法措施落实,严格规范监管执法。

  强化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城市安全特色教育,培育服务城市安全的多元化服务主体,推进落实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制度,引导兴办各类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介组织。加强安全社区建设,完善城市社区安全网格化工作体系,构建全域覆盖、资源整合、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基层网格化监管模式,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安全社区等建设,提高社区安全水平。加强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与保护。

  第四节 构建现代应急管理体制

  构建立体化应急管理体系。统筹规划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上下贯通的应急指挥体系,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健全应急管理议事协调机构。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加强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维护公共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深入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各类应急预案,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扩大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覆盖面。

  加强安全生产体系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监管执法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城市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开展信息化安全生产技术支撑能力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保障企业参保率稳步提升。加快推进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信用分类监管。

  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以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为基础,完善自然灾害管理体制,发挥防灾救灾职能作用,加强综合减灾工作,启动救灾减灾中心、减灾救灾技术装备、城乡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与应急避难场所示范等工程建设,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完成全市自然灾害风险调查和灾害风险评估,编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健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制度,培育防灾减灾救灾的社会力量,加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信息发布制度建设,做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作。完善城市多灾种的监测预警机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全面推行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加快城市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加强危险废弃物环境风险监控,建立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网络。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共建横向协同、上下呼应、职能协调、共同响应的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夯实应急救援技术,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持续优化城市消防站布局,建立地震、水域、化工、山岳等救援专业队,配齐配强车辆器材装备。规范应急服务机制,抓好应急预案的制修订和备案工作,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建立上下联动的指挥调度体系,制定纵横协调联动机制,做到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逐级管理。

  加强多重应急体系建设。统筹防洪和应急水量调度,强化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持续实施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有效防范化解农业和林业灾害风险。改进、推广农业生产避灾技术,确保粮食安全,降低森林火灾风险。大力发展乡镇街道和社会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强化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立体化应急救援体系,实现市县区一体化管理,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采取新建、改扩建和代储、协议应急生产等方式,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形成分级管理、反应迅速、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种类齐全、功能完备的“市-县-乡”三级救灾物资储备架构。科学确定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及规模,形成以市级储备为中心、县级储备为支撑、乡镇储备为依托、村居储备为补充的全市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合理确定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备物资建议品种和数量,全面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通过协议储备、依托企业代储、生产能力储备和家庭储备等多种方式,构建多元、完整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主动对接长三角地区应急协作的组织载体与运作流程,积极推动建立跨区域应急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制度化平台。

   

  专栏23 安全发展工程

  1.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围绕建设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在科技、管理、文化三个维度,做好“1+3+1”的重点工作,即建设1个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信息化实时感知、智能化快速预警、自动化及时处置;构建3个全过程管理环节,做到合理规划布局、主动风险管理、高效应急处置;打造1个安全文化体系,做到安全理念牢固、安全氛围浓厚、安全行为自觉。

  2.马鞍山市应急管理处置能力提升项目。构建科学、全面、开放、先进的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应急管理手段创新、事前预警实时管控、事中智慧指挥调度、事后应急智能评估,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建设覆盖全市辖区的感知网络、卫星通信网、应急指挥信息网和电子政务外网、应急指挥信息基础支撑工程、数据中心等,涵盖基础设施、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等多个方面。

  3.马鞍山市救灾减灾中心工程。成立马鞍山市救灾减灾中心,与安徽省救灾减灾中心、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动重点县(区)建设与省、市相匹配的救灾减灾中心。

  4.减灾救灾技术装备建设工程。市、县(区)民政、应急部门各配备一套标准化减灾救灾装备,推进多灾易灾乡镇基层减灾救灾装备建设,为基层灾害信息员配备必要的工作装备。

  5.城乡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与应急避难场所示范工程。创建30个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市、区)。建设1个I类避难场所。每个县(区)建设1-2个Ⅱ类以上应急避灾安置中心,水灾易发地区的乡镇(街道)建设1个可容纳300人以上的乡级避灾安置中心。

  6.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工程。加快市级消防科普教育馆建设,推动消防主题公园、消防科普教育馆在县区覆盖率达到100%。

  7.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项目。新建马鞍山市标准化救灾物资储备库,灾害多发易发地区的乡镇(街道)建设1处规范化救灾物资储备室。建设当涂县、博望区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引入市场机制,完善救灾物资社会代储规范化管理。

  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档升级工程。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建成以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为四梁八柱,防控基础工程完备,体系运行机制健全,治安防控触角广泛、反应灵敏、互联互通,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防控体系的整体效能,努力实现有组织破坏性规模聚集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处置,多发性治安问题得到有力遏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范。

   

  第十三篇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建设安徽的“杭嘉湖”、  长三角的“白菜心”不懈奋斗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形成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丽马鞍山的强大合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强化规划衔接,落实主体责任,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分解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不负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

  第四十五章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从讲政治的高度做经济工作,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落实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举措、重大事项向党委报告制度。推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并完善领导班子决策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有关重要论述制度机制,坚决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政治要件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及马鞍山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工作推进机制,深入推进“三查三问”,确保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有效落地落实。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宝贵经验,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好干部标准,坚持凭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导向。提高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统筹使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合理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委实施细则,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和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切实为基层减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加大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查处问责和通报曝光力度,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突出改革创新。发扬敢闯敢试敢冒的创新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用发展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斗争的精神破解工作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支持各级各部门对标“杭嘉湖”,大胆探索,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改革创新试点,推动县区园区开展集成改革试点,努力创造更多“马鞍山经验”。支持郑蒲港新区先行先试,率先建成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制度成果。

  坚持和完善监督体系。加强政治监督,使监督融入“十四五”建设之中,构建全覆盖的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健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推动各类监督协调贯通,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持续深化政治巡视巡察,推动党内政治监督谈话规范化、常态化,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

  第四十六章 全面推进法治马鞍山建设

  第一节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完善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引咎辞职等制度。所有市民、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事,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落实《保密法》和《保密法实施条例》等现代化保密管理要求,突出重点、积极防范,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安全。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激情。广泛发展基层民主,鼓励成立村民理事会、社会理事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推动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和服务群众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贯彻党的民族、侨务政策和宗教基本方针,办好“同心论坛”,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深化双拥共建和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

  第二节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完善政府立法制度。做好地方立法工作,发挥法治对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作用。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和执行,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按照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标准,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建立健全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项评估、审查规范、第三方参与和听证制度,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和针对性。把合法性审查、集体研究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组建合法性审查专家库,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制度,增强决策民主性、可行性。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提前介入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估制度。

  规范政府权力运行。不断健全完善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权责清单、财政预算、公共安全、重大项目等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积极推进“减证便民”,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现全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及时准确公示执法信息、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建设,确保执法权力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推动行政复议机制改革,强化行政复议质量管理,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推广应用“全国行政复议工作平台”,提升行政复议信息化水平。

  第三节 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深入推进法治马鞍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着力提升全社会法治化水平,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积极实施“八五”普法规划,重点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全面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乡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双培养工程。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特色法治宣传,打造普法品牌,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

  完善法治社会制度体制。健全人民群众参与和促进法制建设的制度机制。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制度。引导推进涉外法治制度。深入开展法治乡村建设,不断健全和创新基层组织领导的群众自治机制。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存量,加强培训,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汲取增量,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第四节 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公益性法律服务激励保障机制。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仲裁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发展机制,倡导“线上+线下”并行、实体虚拟同步、前后台联动,确保公共法律服务建设稳步增长。

  推动律师、公证、仲裁制度改革。加强律师队伍建设,规范律师执业行为,进一步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充分发挥律师队伍在维护司法公正中的重要作用。落实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指导监管。严格规范司法鉴定活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仲裁公信力,树牢司法为民的宗旨意识,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提升法律援助、司法鉴定服务质量。推动法律援助降槛扩面,开辟农民工、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绿色通道,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加强司法鉴定行业监管,推动鉴定机构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加快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筹建工作,创建集科研、鉴定、教育培训一体的品牌司法鉴定中心。

  第四十七章 加强规划统筹衔接

  推进规划布局一体化。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引领,统筹实施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中部崛起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发挥马鞍山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聚焦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等区域协同板块建设,科学合理布局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城乡空间,以区域协同指引空间优化。积极参与国家、省、都市圈及长三角区域各类规划、计划、方案的编制,深耕一体化战略布局。在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上主动对接毗邻城市,加快与南京、合肥、芜湖、滁州等毗邻城市互动合作。

  统筹规划管理。突出规划的法律地位,建立统一规划体系,强化市发展规划的统领作用,市级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均须依据市发展规划编制,细化落实约束性指标、重大生产力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区域发展、公共服务与民生福祉等相关领域任务。县区级规划依据市发展规划制定,注重与市发展规划、市级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对接衔接。实施规划目录清单管理制度,根据情况滚动编制、动态调整。建立规划年度实施机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要贯彻市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落实规划实施责任。坚持抓主抓重、集中突破,重大任务实行专班推进。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密切联系宏观环境和发展实际,统筹协调,为实现各项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切实做好人才、土地、能源等战略资源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和程序,完善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加强服务效能建设,到基层一线和工作末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通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估,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

  强化规划实施监督考核。强化规划权威性、严肃性,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不得随意调整更改各类规划。经评估确需对市发展规划进行调整修订时,由市政府提出调整建议,经市委同意后,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各类规划编制部门将规划实施情况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及时公布实施进展,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市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领导班子、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实行规划实施考核结果与被考核责任主体绩效相挂钩。

  发挥政策协同效力。编制与市发展规划相匹配的财政计划,更好服务市发展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统筹财力可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引导金融要素资源配置方向和结构,支持市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改革举措。产业政策要围绕市发展规划确定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和市场主体行为。区域政策要围绕市发展规划确定的区域发展和空间格局优化方向,促进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区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土地、人口、环境、社会等公共政策的制定,要服从和服务于市发展规划,强化政策间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

  凝聚全市人民力量。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健全政府与企业、市民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反馈机制,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程度和透明度。加强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推动市级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更好发挥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让更多的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第14张图片-博鱼官方(中国)官方网站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第15张图片-博鱼官方(中国)官方网站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